首届“江苏最美警嫂”候选对象公示 5名检察警嫂上榜
[人物]扬州王旭:公诉条线千里翱翔领头雁
初见王旭,笑意盈盈但目光坚定。同事都说她待人周到细心,工作雷厉风行。1995年,她从工厂考进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2003年选调至扬州市检察院。2007年任公诉处副处长;2010年任案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2011年任公诉处处长。二十年的检察生涯,她从一名工科大专生成长为法律硕士;从一名协办案件的书记员成长为承办大要案的优秀公诉人;从一名基层院案件承办人成长为全市公诉条线的“领头雁”。
“天生一块公诉人的好料子”
近四年,她承办、领办、协调疑难复杂案件160余件。多年的锤炼,王旭出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指控有力,论证严谨。讯问步步为营,举证条理清晰,公诉意见法理、情理交融,即席答辩既针锋相对又逻辑严密。即便安静地坐在公诉席上,你也能够感受到她的强大气场。
观摩过王旭开庭的人大代表说:“她思维能力强、法律功底好、语言流畅犀利,天生是一块公诉人的好料子。”评议过她庭审的业内同行说:“她开庭最大的特点是法、理、情的交融,紧紧围绕犯罪构成,阐述社会危害站位高、剖析犯罪动机挖得深。”
严密的指控体系、出色的论辩能力使王旭名声在外,有一次被提审的犯罪嫌疑人告诉她:“听说是你办的案件,同监房的人劝我不要翻供,我向管教打听了一下,的确不止一个人说你很厉害。”她说:“我再厉害也不会将罪行强加于你,对认罪悔罪的人,一定会体现量刑从宽政策。”
人文关怀让嫌疑人当庭落泪
王旭说:“优秀的公诉人绝不仅仅是义无反顾地指控犯罪,还必须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办理某区原政协副主席赵某某受贿案时,王旭提审时和赵某某作了长时间交流。这个从大队干部成长为区领导的赵某某尽管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总认为自己被查处是运气不好,反腐风暴是自己灾难的源头,王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给他听:“每个人的成长都像一棵树,别人看得见的是树枝树干花朵果实,看不见的是根,如果树枝是你的地位财富名望,树根就是你的知识思想修养,风暴来时,总是冠大根浅的树容易倒,因为平时的积累自律不够。”
开庭时,王旭发表公诉意见提到“三个珍惜”,让赵某某当庭洒泪。“每个党员干部要珍惜自己的成绩、荣誉和奋斗的经历,不要因在‘钱’字面前没能把握好尺度,便使一切归零;亲朋好友要珍惜我们身边有能力有才干有位置的人,不要在意他能给你多少实惠帮你解决多少问题,更多在意他给你思想上的引领精神上的支持,稳稳的幸福才是真幸福;党和国家要珍惜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对每个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犯罪成本测算,要像给幼儿打防疫针一样多种类全覆盖。”
王旭平日里作风干练,却又心思缜密,耐心有方。
市院办理的都是重大刑事案件,一些案件常常是矛盾纠纷的多发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她有她的经验和技巧。“做群众工作有时是说服、有时是招架;有时帮他纠纠偏、有时让他洒洒泪;有时要一蹴而就,有时就是要用时间换效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巧,追求的是同样的目标——依法处理、群众满意。”
当好“领头雁”合力向前飞
王旭将公诉团队比作一群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她说自己肯定应当是栉风沐雨的领头雁。她管理团队有两项原则:最大化发挥个人潜能、最大化形成团队合力。
全市87名公诉干警中,40岁以下为69人,有五年以上公诉工作经历的为18人。这些数字,王旭都进行过滚动搜集并分析。全市公诉部门,无论是结对论辩赛还是随机抽查庭审,她都精心组织、深入点评、全面指导,发现问题端倪及时反馈,发现优秀的公诉人予以鼓励。
2014年以来,全市公诉人出庭情况在检察内网滚动播出,王旭带队已随机抽查了17次庭审情况,每次都能针对每位公诉人不同的特点,予以详细点评,每次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她发现年轻的公诉人在办理常见案由时发表公诉意见有应付的现象,她在点评时就循循善诱:“公诉人为什么要加强法庭教育?为什么成年人犯罪也要深挖根源阐述社会危害性?什么是良医?良医就是对高血压病人不仅开药,还要询问家族史、关照低盐饮食、加强运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司法‘良医’。”
为此,她按照“递进式”培养模式打造优秀公诉人和一流公诉团队,制定了《年轻公诉人培养计划》等规范性文件11项;创新试点“典型案例剖析研讨会”“在刑事办案中优先调处民事纠纷”做法相继被高检院、省检察院转发;组织了全市“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选送队员获评全省优秀公诉人,带队参加全市“三官一师”法治论辩赛获全市第二名,先后组织了年轻公诉人“结对论辩赛”、刑事审判监督“百日竞赛”等多项活动。近四年,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处在这只“领头雁”的带领下,荣立“三等功”并获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70余人次获各级表彰,已锻炼出五名部门负责人。(刘 宁 徐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