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索减少相对贫困新路径

31.03.2016  09:44

  作为国内率先尝试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的省份,江苏“十三五”期间的扶贫目标再度提升,力争到2020年实现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6000元。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前不久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百姓富”的目标,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补齐拉长“短板”,为全国率先探索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扶贫资金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受益对象不明晰甚至错位等问题,使帮扶对象得到直接实惠?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精准扶贫是对低收入人口精确识别、动态管理,采用‘实名制’将帮扶资金落实到帮扶对象,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实行‘一户一策’、分类帮扶,确保帮扶对象直接受益,促进帮扶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成效最优化。同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十二五”时期扶贫建档立卡的41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整体实现4000元预期脱贫目标。省财政实际下达扶贫专项资金46.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3.4%,“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安排扶贫专项投入将超过60亿元。

  胡道军,家住经济薄弱村耿圩镇沂南村,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2年,全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耿圩镇组织贫困户到县农广校学习养鸡技术,胡道军到镇信用社贷了1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在家搭了大棚,买来3000羽鸡苗。当年出栏肉鸡15000羽,获利4.5万元,2014年扩大规模,净利润20万元左右。

  “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扶贫的实惠,现在我走路腰杆也直了。”胡道军称,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今正着力打造自己的肉鸡品牌,通过网络进行市场销售,引领鸡农致富热潮。

   “五方挂钩”凝聚社会帮扶力量

  江苏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建立了“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汇聚合力。所谓“五方挂钩”,即确定苏北经济薄弱县(市、区)后,组织省级机关部门、部省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苏南发达县市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建立挂钩帮扶关系,发挥各方优势,加强帮扶支持,不脱贫、不脱钩。

  在“十二五”扶贫开发期间,省委、省政府对苏北19个县(市、区)建立了“五方挂钩”帮扶小组,有247个单位参与挂钩帮扶。2012—2015年,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含实物折价)74.39亿元,其中,无偿资金10.51亿元,项目资金63.88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4397个,其中帮村项目3393个。实践证明,这一机制发挥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多重作用,通过利用机关、院校、企业、苏南地区的人才、技术、管理、信息、资金设备等优势,有效帮助了苏北经济薄弱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开发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这一机制增强了经济薄弱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负责人表示。

   实现“输血”到“造血

  滨海县扶贫办副主任许世兵说:“扶贫永远不会停,今年是新一轮精准扶贫,我们要挖掘脱贫奔小康的更多潜力。”他说,多年的扶贫实践,让他们这群基层扶贫人员逐渐发觉只有增强造血功能,才能蓄积后发优势。

  “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在于培育和发展产业,要做好金融扶贫。”江苏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称,光靠财政资金毕竟有限,扶贫小额贷款已成为效果好、具有江苏特色、也是深受低收入农户欢迎的一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实行财政支持、金融助力的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不仅为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插上了“金翅膀”,也成为了放大财政扶贫资金效应的重要杠杆。

  “我省扶贫开发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新阶段。”江苏省扶贫办副主任朱子华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以全省乡村人口6%左右的低收入人口、6%左右的经济薄弱村、苏北6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为主要帮扶对象,到2020年实现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6000元。同时,12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分批退出,全省各地以县(市)为单位基本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