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戏曲迎来“最美好的春天”
隆隆冬日,南京钟山宾馆金陵厅里却洋溢着暖暖春意。昨天,全省戏曲工作座谈会在此召开。作为新时期我省出台的首个戏曲专门文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文不到5000字,却让每位参会代表都揣着满满的喜悦。实施戏曲抢救保护工程、设立戏曲专项资金、实施戏曲名家授徒传艺计划……一条条细则恰如“及时雨”,让我省戏曲发展迎来“最美好的春天”。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将江苏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列入江苏‘十三五’规划。”《意见》让省剧协主席柯军看到了省委省政府传承戏曲发展的决心,“从国家层面的若干政策,到省里出台的实施意见,戏曲艺术堪称打了‘强心剂’。尤其是抓创作源头的举措,有种一下就抓到‘牛鼻子’的感觉。”
根据《意见》,我省将在江苏紫金文化艺术基金中设立戏曲专项资金,通过“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等方式,不断加大对戏曲创作的扶持力度,引导和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积极性,确保每年推出10部优秀原创戏曲剧本和10台优秀戏曲剧目。对此,盐城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主任徐新华和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编剧罗周有着同样感触:“精品的源头是剧本,尤其是新创剧目。以戏载道,关键看剧本有没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生活厚度。剧本不过关,不能急于求成、仓促上马。缺乏思想内涵,缺乏生活底蕴,缺乏人文品位,外在形式搞得再豪华再绚丽,也不能算是精品。”
近年来,江苏戏曲创作呈现逐步向上的良好态势,先后推出一批新创剧目,新编一批传统剧目,获得7项文华大奖、10项文华表演奖等重要奖项,全省49朵“梅花”精彩绽放,一批后起之秀崭露头角。特别是一些县级团体,涌现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作品是戏曲院团的立身之本,创作是艺术生产的中心环节。戏曲作品要出高原、出高峰,就要抓重点、抓精品,必须重视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一批反映人民心声的好作品。”柯军说。
转变扶持思路纳入政府采购
舞台是戏曲艺术绽放的阵地,但不少基层院团却没有自己的排练场所,部分基层地区老百姓更缺少一方舞台。对此,《意见》提出,将大力推动重点戏曲院团“一团一所一厅”建设,确保一个院团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一个设备齐全的排练厅。各地文化馆(站)的排练、表演场所,免费向民营戏曲表演团体开放。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注重保护利用现存戏台尤其是古戏台。
“连排练厅、流动舞台车等细节问题都考虑到了,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后顾之忧。”省锡剧团团长周东亮说,“为了让地方老百姓看上好戏,我们专门投资打造一个260平方米的流动大舞台,并以剧场的演出标准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艺术盛宴。这些年来,每年的演出场次都超150场,其中大部分在乡镇,面对最基层的人民群众。”
为了戏曲的可持续发展,《意见》还要求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将地方戏曲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从单向的资金扶持到政府购买服务,体现了扶持思路的转变。”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说,“这就要求我们院团不能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坐等帮扶,要沉下心来打造精品。项目扶持、政府购买服务,对我们院团也是一种促动,鼓励我们‘多出戏、多出人’,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抓传承育新人放下身段扎基层
人才是振兴戏曲艺术的根本所在。《意见》明确提出,我省将加大对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选送20名优秀青年戏曲演艺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并为优秀青年演员职称评定开辟“绿色通道”。扬州市扬剧团团长李政成对此深有体会,“后继人才青黄不接,往往是制约院团发展的最大瓶颈。2007年,我们团和扬州艺校紧密合作,打破团校壁垒,请名师、抓基础,共育新苗。如今,这批扬剧新人已崭露头角。”2013年由这批新人担纲的青春版扬剧《白蛇传》出访韩国,广受好评。
传承经典,是戏曲艺术的重要使命。我省重排的梅派经典之作《太真外传》近日在梅兰芳艺术节闭幕式上成功献演,得到一致认可,梅葆玖先生也给予高度评价。该剧主演、梅花奖获得者李亦洁说:“经典剧目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生命力。复排经典既要尊重传统、保持底色,又要加强二度创作,延续戏曲艺术血脉。传承经典,就是一个摄取经典养分的过程。”
观众是戏曲发展的土壤,只有面向大众、依托市场,戏曲艺术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20年来,苏州滑稽剧团排演的《一二三,起步走》累计演出超过4600场。团长林琳认为,“坚持精品意识绝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意味着要真正放下身段、贴近基层,用心去触摸现实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提炼时代精神。”该团在排演校园喜剧《青春跑道》时,把苏州中学作为生活基地,一蹲就是5年。主创人员与在校师生举行各类交流座谈不下15次,收集整理学生周记1000多篇、文本修改建议近万条。这些年来,该团每一部优秀作品几乎都是在扎根基层的体验感悟中、在自我否定的论证修改中、在千百场次的演出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创作“接地气”,作品才能“有人气”。苏滑的实践,可谓最好的诠释。本报记者董晨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