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农水助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01.01.2015  00:10
    “换在过去,建这么高标准的闸站是不敢想的。”站在即将完工的建湖县上岗镇宋家楼闸站前,建湖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李寿青十分感慨,“我干过多年农村水利工作,过去财力有限,建个闸标准很低,启闭闸门都是人工的,站房也很破,现在能花20万元翻新一座闸站,按下电钮就行了。小农水重点县的项目真是帮了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大忙了。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翻新闸站,配置4台启闭机,实现闸门自动控制——宋家楼闸站是江苏省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成果的缩影。

  水利兴,农业丰。以占全国4.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7.5%的粮食和油料,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2.4∶1,成为全国城乡收入比最小的省份之一……江苏农业正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现代产业发展。

  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蔡勇介绍:“这些年来,我们以7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平台,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代化灌排渠系和解决‘灌区最后一公里’为重点,依据规划,整合各类资源,实行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现在来看,通过重点县项目的实施,和过去比较,农村防洪除涝、灌溉供水设施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加大投入,绩效考核——

  “十里杏花村,大旱不减产

  徐州市崔贺庄水库,又名吕梁湖,湖岸山坡上种满了漫山遍野的杏树,因此有“十里杏花村”的美称。步入杏林俯身细看,树根部清一色插着黑色的PE管,局部还有水浸润的痕迹。

  “这叫小管出流,从崔贺庄水库把水抽上来,通过管子直接导入植物根系土层,既减少了用水量,也减少地面蒸发和径流,而且出水口比微滴灌大,可以同步施肥,不容易堵塞,使用起来也方便。”徐州市铜山区水利局副局长刘旭接着说,“坡地蓄水性差,容易造成干旱,农民种植成本大,风险也大,这些杏树几年前差点被砍掉,得亏小农水项目,配了这种灌溉设备,保住了这片杏林,今年大旱基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考虑地区性差异,江苏建立了竞争立项机制,有效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政府重视程度、建设方案和标准文本质量等作为主要评分竞争因素,确定每一批次的重点县。

  6年来,江苏省科学实施项目,在全省范围内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并汇总75个涉农县(市、区)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编制了《江苏省农田水利规划》。

  从2009年到2014年,江苏省分别安排省级财政年度预算1.95亿元、4.05亿元、8.5亿元、9.44亿元、9.2亿元、9.42亿元,5年增长了4倍多。为了实现财政效益最大化,江苏专门制定了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将资金分配与上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检查结果及绩效考评挂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分配奖惩机制。其中,2014年省级财政分别安排专项奖励资金5100万元,对17个年度考评结果优秀的重点县给予了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重点县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省级补助资金。

   严格建设,强化监督——

  “在‘锅底洼’也不受淹了

  在项目推进中,江苏省严格建设管理,全面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推行质量监督制,由县级及以上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或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督体系。此外,还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社会监督,要求各重点县在项目开工前将工程名称、地点、建设时间等,及时公开、公示,保障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在各重点县年度工程基本完工后,江苏省还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重点县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制度执行、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注重发挥广大群众作用,由项目区所在村组群众推选2~3名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的村干部、老党员或人大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监督。 

  “以前一下暴雨就淹,几乎是年年受淹,重点县项目新建的闸站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这是我工作之后第一次见这儿没有受淹。”指着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禾凤闸站,海安县水利局水利规划建设科副科长张英建回忆道。目前禾凤闸站单独排涝模数可达1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在闸站改造中,海安县改传统块石闸站为钢筋混凝土闸站,闸站标准和面貌进一步改善。

  海安县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人均粮食占有量585公斤,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也高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500公斤的粮食过关标准。但由于海安位于有“锅底洼”之称的里下河圩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不少田块外排水不通不畅,农作物受淹现象十分严重。

  近年来,通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实施,海安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张英建告诉记者:“目前海安县圩口闸站有544座,排涝站270座,基本实现‘洪能挡、涝能排’。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农民监督员发挥作用,海安县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印发有关施工质量控制的小册子等形式,向农民义务监督员传授业务知识,提高农民义务监督员的监督本领。因为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村民报名监督员都很踊跃,大家都觉得,把工程监督好了,村里的年轻人就能放心在外面打工了,下雨也不用担心庄稼受淹。

   创新管护,高效产出——

  “25元一斤的富硒大米

  目前,小农水项目已全部覆盖了江苏省75个涉农县区。面对面广量大的小农水工程,如何才能确保效益发挥,真正做到建管并重?

  2014年2月,江苏省水利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对小农水管护的责任主体、工程产权及管理主体等作了明确规定。此外,依据江苏省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明确了太仓、张家港、溧阳、如皋、江都、泰兴、丹阳等7个县(市、区)的改革重点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从整体推进到分类指导,江苏省的小农水管护已经迈出坚实的脚步。

  在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今年9月记者采访时看到,衬砌的渠道包围着成片稻田,田里的稻子密集得几乎不见空隙,绿油油的稻穗自然垂下完美的方程曲线,欣喜之余好奇——渠道的两旁为什么铺上了层黑色塑料膜?听城厢水利站站长吴健明介绍才知,铺黑色塑料膜是为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防止渠道两边杂草生长,起到生态种植的目的。因为种植环境改善,产出的富硒大米市场价已达25元一斤。

  为这片土地提供可靠水源的正是姚湾泵站,城厢镇实施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内容之一。据介绍,东林村整合项目资金,通过衬砌混凝土渠道、新建扩建道路及机耕桥、配套绿化种植等,形成了一整套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可靠保障体系。

  针对小农水设施的受益对象和影响范围,太仓市实行统一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主、社会化管护队伍为补充作为管护主体开展管理。如东林村委会、劳务合作社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即联合组建了“东林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泵站渠道的管护和周边的绿化都由东林合作农场的工人负责,他们大多是年龄五六十岁的农村居民,每年劳务收入近2万元,再加上“土地分红”,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

  太仓市水利局副局长陆振超说:“能不能管得好,关键之一在于有没有专门的经费。太仓明确由市、镇、村按6∶2∶2负担,改变了以往全部由镇村负担的局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决了全市521座灌溉设施运行管理难题。”(作者:轩玮 仇荣 刊登于《中国水利报》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