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传递民政爱民“温度”
四级救助发现网络全覆盖! 江苏“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传递民政爱民“温度”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对他们的救助管理,是保障基本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今天(1月4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自2022年11月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累计出动街面巡查人员1.3万人次,出动救助车辆4000多台次,发放御寒衣物、棉被近3000件,防疫物资1000多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486人次,其中站内救助1725人次、站外救助761人次。
广覆盖 巡查发现不留死角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切实发挥牵头作用,与公安、城管、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加强会商沟通和协作联动,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街面巡查等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目前,江苏各地基本健全市、县、乡、社区四级救助发现网络,通过社区工作站、警务站、福彩投注站等,实现流浪乞讨救助街面巡查全天候、广覆盖。
“我们在多部门联合巡查救助基础上,建立常态化街面救助机制,明确20个重点救助区域,优化5组巡查救助路线。”南京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胡益民表示,南京周密安排巡查路线和巡查频次,每天派出街面救助队外出主动救助,采取循环踩点方式确保救助服务无遗漏。
扬州市救助站结合街面巡查工作实际,全面构造了街面救助“扬州模式”应急体系。“我们建立了‘街面救助指挥中心’,通过数字赋能打造立体、互联、智能的全天候信息预警及应急指挥中枢,实现值班值守、气象追踪、监控预警、信息汇总、指挥调度等功能的充分整合。”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倩桦介绍,扬州建设了“视频巡查”平台,形成覆盖主城区的视频巡查网络,实施全时段远程监控、视频巡查,设计运行街面救助预警和数据统计系统。此外,扬州还设置了调度岗、视频巡查岗、接线岗、驾驶员岗、驻站民警等五个岗位,明确常态值守和极寒天气战时响应具体任务。
南通市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宣传引导,组织救助小分队到地铁站、繁华街区向有关单位和过往市民发放印有宣传救助政策的卡片等,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投播户外公益广告,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多种方式,告知市民求助方式、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救助工作。
宿迁推广“流浪乞讨救助随手拍”平台,市民可通过宿迁民政网和宿迁民政公众号进入“随手拍”平台,发送街面流浪乞讨线索信息。“市局根据提供者发现的实际位置,按区域属地管理交办相关救助管理机构及时受理,安排专人到现场核实情况,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开展救助工作。”宿迁市民政局副局长盖全志表示。
连云港深化联合救助,在每天开展三频次常态化巡查的同时,主动联合公安、城管部门定时定点进行拉网式巡查。“尤其在夜间、降温时段、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加大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间,扩大巡查范围。”连云港市民政局社事处处长赵永兵表示,他们还广泛发动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热心群众及志愿者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线索,做好引导救助工作,共同织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网。
畅通24小时救助热线 做实照料服务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中,做好疫情防控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开展“寒冬送温暖”冬季专项救助行动中,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确保救助对象健康安全。
徐州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内部管理、生活照料、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离站返乡、站外托养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站内巡视制度,全面建立健全各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扎扎实实把冬季救助服务做到位。
“第一时间就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开展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救助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严强表示,他们与疫情防控部门积极协调,争取3000人份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充实救助管理机构防疫物资储备。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深化源头治理是关键。近年来,全省各地救助管理机构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紧急救助和主动救助力度得到大幅提升,信息甄别、寻亲安置、转介帮扶等工作更加精准。
“多年来,江苏省各地党委政府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作为‘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周诚表示,在“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中,全省各地救助管理机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服务接待制度,畅通24小时救助热线,加强站内值守,遇有街面求助线索,及时迅速响应,让救助对象在这个严冬有暖衣、有家回,彰显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大爱与温暖。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通讯员/黄贤娟 编辑/徐玮琪)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