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工作助推镇江创新

17.11.2015  16:06

  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镇江拥有着“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市”“专利保险试点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试点城市”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全国专利保险第一单也在这产生。
  无独有偶,地处镇江东郊的江苏大学是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高校第12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列全国高校第22位。
  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知识产权就是对各种创新进行保护,江大的知识产权工作要为镇江市各行各业的创新做好服务,让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说。
  从零开始,同步起跑
  对于企业而言,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水平,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将不断实现保值、增值。
  在江苏省,镇江市率先开展了贯标流程设计、服务体系构建、内审员培养等特色工作,打造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体系的“镇江模式”,目前贯标达标数和先进数均居全省第一位。
  “镇江模式”的形成受益于国标的起草人就在身边。江苏大学先后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主要参与编制了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早在2007年,江大就参与制定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江苏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唐恒领衔的课题组PK掉强劲的对手,成为江苏省规范的第一起草人。2008年,唐恒课题组又受邀参与起草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
  “制定国标,就是让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有标准可依,企业可以从零开始、同步起跑。”唐恒介绍,从2012年起,为了让国标被企业更加熟悉和接受,江苏大学率先在镇江市推广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内审员考核培训机制,镇江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培育出了惠通集团、金东纸业、江南矿机、鼎胜铝业等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盘活专利,打通创新链
  “十二五”期间,镇江市累计申请专利113700件,专利授权量52518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6635件,发明专利授权达5300件。大量的专利如何维护、运营并产生价值,是许多企业遇到的难题。
  依托江苏大学的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江苏大学成立了汇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先后为中国商飞、伊利集团等全国20多家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战略咨询,面向江苏农机、石墨烯等产业输出专利价值分析与预警服务。作为全国仅有的3所高校之一,汇智还获得了国家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
  面向镇江企业,汇智“量身定制”地推行专利维权托管特色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提供种子资金、专利资产化运营、建立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三种方式,大规模地收储有用专利,组合包装后与企业资产化对接,将专利真正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要想让专利产生价值,必须让它动起来、活起来。”汇智负责人韩奎国介绍,从源头培育专利到最终实现专利产业化,专利运营就是打造一路畅通的创新通道,助专利转化一臂之力。近五年来,汇智完成镇江市托管专利400多件,定期向企业发送专利预警维权建议书1500多件。通过调研镇江市和高新区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汇智在镇江地区牵头成立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等专利联盟,实现专利导航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特色培训,智力输出
  开展专业培训,是知识产权工作的特色之一。2012年,江苏大学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作为国家级培训基地,北至内蒙古、南到广东,江苏大学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开展了知识产权培训,全国各地累计培养学员2万多人。其中,面向镇江企业开设5期培训班,培训企业一线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工程师、总监等逾千人。
  近年来,江大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发布了全国高校首份《知识产权竞争力报告》,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多人荣获江苏省杰出发明人、优秀发明人荣誉,获评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百千万人才。
  围绕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价值分析”“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三大特色研究方向,完成国家软科学、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30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3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教材2本,获得江苏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开展政策对策研究10多项,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镇江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智力保障。

来源:镇江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