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税优化税收服务 权力行使“列清单”
新华网南京4月16日电(戚轩瑜)4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国税局总审计师张爱球发布了全省国税系统税收管理改革新成果和优化税收服务新进展。本网从会上获悉,税务机关取消申报前由税收管理员上门催报催缴后,江苏国税纳税人准期申报率仍始终保持在98%以上的高位。
“这是完全由纳税人自主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自觉的纳税申报。”张爱球介绍。2014年初江苏国税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税收管理改革的工作方案》,现已初步建立起以“前台办理、后台支撑、风险指引、分类应对、过程控制”为特征的现代税收管理新格局,实现了多方共赢。
权力行使“列清单”,简政放权更彻底
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江苏省国税局在前台做“减法”的同时,后台做好“加法”,多元化服务、权力的“瘦身”赢得了纳税人更好的遵从。
江苏国税率先对公权力进行正面清单管理,出台了《税收职责清单》,依法明确税企双方权责,重构服务流程、重列表证单书、重设调查审批环节、重组服务职能,做到“有需求服务好、无需求不打扰”,实现了规范服务“一把尺”。
目前,清单将省以下国税机关自行制定的监管事项全部取消,共清理了329个税收管理事项,取消了157个实地调查事项和46个审批事项,把49个保留的审批事项通过授权调整到办税服务前台,实现来之即办。
规范服务“一把尺”,税收服务更高效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江苏国税通过制定《纳税服务任务管理办法》,将分散在多部门和多层级的调查核查、审核审批等职能全部整合前移到办税服务前台。“全省94个纳税服务机构以同样的服务标准、同样的服务形象面向广大纳税人,确保纳税人只进一个门、只到一个窗口,就能办成所有国税事。”省国税局总审计师张爱球介绍。
他现场给记者们算了笔数字帐,《纳税服务任务管理办法》施行后,整个办税流程节点减少20%,办税时限缩短48%,报送资料减少7%,工作流平均用时仅为1.45天,减少24%。
据统计,目前江苏省全年纳税人80%以上的办税业务量通过网上办税、移动办税、自助办税等线上平台完成。这是江苏国税推行“非接触式服务”后的一大改变。“通过短信平台自动触发7大类50项共4037万条涉税提醒,使纳税人跑税务机关次数同比下降近50%。”张爱球说。
群众办事容易了,纳税也更有积极性。2014年江苏国税组织收入5699.8亿元,同比增长10.8%,成为全国首个所有地市级国税收入突破百亿元的省份;全年累计办理各项税收优惠2571.9亿元,几乎是“征2返1”,真正打通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管理“转方式”,征管效能更彰显
面对纳税人数量大幅增长、生产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管户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已经成为束缚税收管理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体制障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传统做法不再适用。
在改革中,江苏国税实行基于风险导向的动态管理,对无风险的纳税人不打扰,对低风险的纳税人予以提醒,对纳税信用低、遵从风险高的纳税人重点监管,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导向更加“精准”。还改变了仅仅由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的传统做法,将税收遵从管理职责由原来的基层一级承担转变为省、市、县三级分类分级分工负责。
正是这种转变,将江苏国税人力资源大大解放。目前,全系统从事税收遵从管理的人员比例达到80%,其中风险管理人员比例达到55%,与改革前相比增加近一倍,征管资源配置更科学,2014年风险管理成效达到216亿元。
“在税收管理改革中,我们还立足江苏外向型经济特点,拓展国际视野,高度关注BEPS报告发布以来国际税收规则的重大变化,制定出台《2014-2015年度国际税收遵从管理规划》,全年通过反避税减少税收流失35.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近四倍,其中某个案补税14亿元,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反避税调查补税案件。”省国税局总审计师张爱球介绍。
筑牢法治“防控线”,权力监管更严格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随着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江苏国税用税务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通过为纳税人提供一体化的纳税服务,纳税人到国税部门办事不用“找人”,也“找不到人”。
据悉,江苏国税通过解除税务干部与纳税人之间固定的管户关系,税收执法人员将要检查谁、纳税人将要接受谁的检查都不可预知,实现了税收执法权的动态管理、透明运行、不被滥用。通过公布权力清单、规范任务管理和执法过程全记录,确保国税干部执法权力得到有效监管,税务人员全年减少下户116万户次,大幅度减少了与纳税人接触机会。
据省国税局总审计师张爱球介绍,江苏国税把所有工作流程标准化,每道程序之间互相制衡;对服务和执法重要岗位、关键环节风险进行监控纠错;通过纳税评估、稽查、督察、检查等对高风险事项进行一体化核查,从税款流失风险入手,同步查找执法风险、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加强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