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回答“投资三问”:投融资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家常常对该投资什么项目备感茫然无助,政府官员为“钱从哪来”而殚精竭虑,学界则将政府如何用好“有形之手”助推投资项目落地纳入研究视野。
投什么项目? “明天的供给”来回答
投资,考量“远大目光”,因为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
什么样的项目能进入省级重大项目遴选?并非只看投资额!省发改委人士说:“不同的产业、领域,投资额的差异性很大,我们更看重项目的科技含量、长远发展以及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
常州“中简科技”一个项目投资仅20亿元左右,也被列入今年省级重大项目。凭什么?高精尖!在这家企业车间,记者看到一卷卷黑色、白色的“尼龙丝线”——可别小瞧它们,从中石化采购的成本较低原料,经过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线,可变成数千元一公斤的碳纤维新材料,这些碳纤维正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显身手。随着新项目的推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已有意向接续落户常州。
在淮安德科码,一期主厂房等重要建筑已封顶,无尘动力设施已进场施工。德科码常建光博士说,我国对芯片的需求居全球第一,但主要依赖进口,每年为此所花费外汇超过石油,成为中国贸易领域最大的痛。而德科码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中国传感器自主芯片设计、制造方面的空白。
被称为“超序时进度推进项目”的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项目,预计下月全面迎接生产线设备安装。台积电、清华紫光的落户在南京江北新区产生“聚变效应”,展讯通信、中星微电子集团等集成电路行业领头羊先后进驻。随着这些重量级项目的建成投产,南京将一举挺进全国集成电路重点城市第一方阵。
以有效投资催生优质供给,才能改善全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集中开工项目中,省级重大项目以3%的项目数贡献13.3%的投资完成额。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说:“做好重大项目的遴选和储备尤其重要,我们要加强研究确定标准,把技术先进的项目、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以及亩均投入高、产出高、消耗低、排放低的项目选出,列入省重大项目计划。”
钱从哪里来? 投融资改革势在必行
重大项目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公益性强、回报时间长的特点。项目资金从哪里来?用什么方式融资?我省明确提出,推进投融资改革,鼓励采用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
徐州要求城建重点工程、水利水务、民生实事等领域原则上均采取PPP模式运作,财政资金不再直接投资。目前,18个PPP项目已落地,总投资628亿元,占全省的35.78%。
已运营的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PPP项目,刚成为财政部PPP示范案例。徐州市PPP办公室主任孙晓强介绍,有50年供水经验的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30年运营资格。该项目解决徐州市区300万人的饮水问题,它的落地也使原先对PPP模式有所怀疑的人改变态度。“例如,园林局一些小项目可申请财政补贴,但他们不要,要‘P’。以前每上一个项目得成立一个事业单位去管理,管不好还要挨老百姓骂,现在交给专业的公司,管理水平更有保障。”
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PPP项目在前期也曾遭遇过反对。有人提出,投资额过大,而售水价格过低,两者之间的矛盾可能直接影响项目实施PPP模式的质量。经过调研、商谈,最终该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采购项目公司原水供应,由政府与下游自来水公司直接结算原水采购费用,以保障社会资本投资该项目的相关权益,从而实现风险合理分担。
目前,我省在重大项目领域成功落地的PPP项目还不多,其间存在立法尚不完善、税收政策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契约观念是顺利开展PPP项目的重要前提。政府与企业要建立彼此信任、平等履约、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依法推进PPP、发挥其撬动作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依法行政,防止不当干预,认真履行向社会资本作出的承诺,让投资者放心、安心。
“现在地方债务较高,这与资金来源渠道窄有关,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朱晓明建议,对已建成运营而且效益比较好的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可通过转让项目所有权和收益权再投入新的项目,形成良性投资循环。同时,开展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通过市场化方式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本。
政府干什么? 要追踪不要“催生”
进一步发挥好产业、区位等特色优势,深入推进精准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才能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成功率。
近期,我省着力引导企业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加快实施412个重点工业项目和200个省重点技改项目,全力扭转工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技改投资下滑趋势;鼓励进一步加大高科技产业投入力度。围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石墨烯等领域,我省将组织实施12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10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20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加强对新一代信息网络、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的投入,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增长点。
业内人士坦陈,当前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引导和鼓励已很到位,但更重要的是,地方要突出产业、区位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形成错位发展、各尽所长的发展格局。省发改委人士透露,这两年市县上电动汽车项目的积极性很高,前两年国家补贴较多,如今不少地方已出现产业虚火,但一些项目技术含量并不高,因此在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安排中进行适当控制。
今年上半年,南通新能源汽车规上企业已达97家,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为重点,零部件产业优化升级和配套产业集合成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特色园区。然而,南通市发改委主任尹建勇坦言,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总体偏弱,大部分零部件企业只是根据整车企业提供的图纸和模具进行生产,少数几家具备一定开发能力,也还处于跟踪与模仿阶段,不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具备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则更少。
“招引项目投资,政府要做的是完善整个产业链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当‘催生婆’。”东南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徐康宁认为,政府要加强引导,以更好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主要手段是提供更多信息、加强追踪,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人实现靶向投资、精准投资。(宋晓华 杭春燕 袁 渊)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