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呼吁江淮生态大走廊升格国家战略 背后有何深意

08.03.2017  20:32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 - 新浪江苏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 - 新浪江苏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 - 新浪江苏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月6日,2017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举行首场集体采访。和往年围绕主题进行集体采访不同的是,这次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

   何为江淮生态大走廊、淮海经济区?

  江淮生态大走廊位于南水北调东线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以京杭运河为主干线,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所流经的地级市为主要范围,包括江苏省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等5市。

  2016年11月18日,江淮生态大走廊写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中提到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也意味着,全省合力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局面的拉开。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认为,生态大走廊的建设,实际上是对接南北地区,呼应国家战略,打破生态屏障,加快绿色发展的重要之举。把加快生态大走廊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战略层面,实现区域性的生态大保护,是加快转型发展的现实之要,也是迫切之需。“概括起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体现了‘四个二’,一是两个通道,南水北调工作和淮河入江。二是肩挑两个战略,京津冀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三是生态大走廊规划2000平方公里。四是规划建设中,探索GDP和生态,两个财富同步累计。

  淮海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由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20个地市组成,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人。1986年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率先倡导提出了淮海经济区的概念,初步划定了淮海经济区的区域范围。

  淮海经济区是国内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2002年,江苏省把徐州都市圈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制定出台《徐州都市圈规划纲要》。2010年,徐州市牵头推进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确定徐州、连云港、宿迁、枣庄、济宁、商丘、淮北、宿州8个市为核心区城市,每年在轮值城市召开市长会议。

  无论是江淮生态大走廊,还是淮海经济区,都涉及到了江苏苏中、苏北多地,其中徐州、宿迁包括在两个议题之内,更受关注。这次江苏重点安排的集体采访,背后凸显的是江苏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对苏北、苏中发展的转型期待。

   江淮生态大走廊背后,是江苏发展模式转型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去年履新以后,曾密集奔赴各地调研江苏基层情况,其中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一直以来,苏南、苏北经济社会的差距是江苏发展历史上难以避免的一个话题。李强在苏北调研时,反复强调要保护好优美环境、发挥好生态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认为,江淮生态大走廊上升到江苏全省战略,实际上是对江苏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变革,传统发展路径中,发展动力都是要扩大投资,上大块头的工业,占用资源多,但产出效率低,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长了一个大个子,实际上是一个虚胖子。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

  江苏环保部门在集体采访会上也表示了对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支持态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江淮生态走廊是江苏生态建设中很有新意的提法。正是利用南水北调和淮河入江这两个并联的水道,打造成一个保护好水域的生态走廊,对于我们国家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大走廊建设集中在苏中、苏北地区,这些地区在发展路径上不能再走苏南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陈蒙蒙指出,企业的布局、产业的选择首先是要把好关。省里已经明确要求苏中苏北的生态保护,一个是沿南水北调的输水线,另外三个是四个湖从淮河入江的水道,东边的通运河通水廊道再加上沿海,这四条线打造苏中苏北的生态保护网络。这个网络保护,首先要在产业结构上做选择,在发展路径上做选择。另外一个就是环保的基础设施要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要做富民产业,还要搞好生态,做好相辅相成的生态经济。

  此外,陈蒙蒙认为,江淮生态走廊有个突出需要做的,就是四个湖要保护好。包括骆马湖、洪泽湖、白马湖和宝应湖,是国家保好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白马湖已经得到国家财政支持。我们正在努力把其他湖泊、把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湖泊首先保护起来,不能再恶化。

   淮海经济区,资源性城市如何重现辉煌?

  而江苏各地主政官员,也格外重视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举例说,从淮安的发展格局来看,我们提出了八个字,“东融西拓、南联北接”。东融,把淮安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西拓,利用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强淮河沿线区域合作;南联,通过宁淮合作,积极对接南京江北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北接,作为沿东陇海经济带一员,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淮安或者说江苏的周边,已经有一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实施,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不能够顺应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发展空间和平台、资源会受到限制。”姚晓东指出,淮海经济区规划中,苏北5个城市都是成员,苏北城市很积极地参与两个规划建设,不是说贪多,而是符合发展规律。“这些城市之间的渊源很深,互动很多,我们在一个区域内要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管建设。从区域来讲,城市之间不考虑上下游,不考虑边界外,自己闷头搞发展,那么相互之间就不能形成合力,有时候还会起到一些冲突、减削的作用。

  姚晓东认为,这次在两会上,我们也在呼吁淮河生态经济带尽快得到国家正式批复实施,这些规划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江淮生态大走廊和淮海经济区的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将有利于区域发展一体推进,有利于生态环境联动联保,有利于产业特色错位打造,有利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利于城镇体系融合互动。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去年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徐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徐州要发挥“三个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徐州要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淮海经济区的城市大多为资源性城市,徐州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坦言,淮海经济区各城市普遍远离省会城市,江苏沿海开发、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均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挤压效应明显,亟需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提升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水平。同时区内徐州、淮北、宿州、商丘、济宁、枣庄等城市都面临着资源衰退、产业升级、环境治理等问题,将淮海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可以有效破解区域性连片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而转型的背后,也是生态保护的议题。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成员城市,徐州已经参与到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中。张国华透露,徐州将把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集中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重点规划布局“两轴、两湖、多片区”,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不少于10平方公里的生态片区,筑牢全域生态安全屏障。

  张国华同时建议,在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实施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和淮海经济区所在四省,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合作机制,建立高规格的协调领导小组,推动苏鲁豫皖四省高层对话协商,使该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