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首次出征

25.03.2016  09:42

  3月2日至14日,包括国信集团、苏豪控股、文投集团、南京艺术学院等在内的8家省属企业和高校,集体赴法国、荷兰、意大利等欧洲三国,专门就文化产业领域延揽高端人才,寻求跨境合作。这次活动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国资委和省商务厅联合组织,是江苏“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的首次出征,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江苏着眼“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目标,面向全球广揽天下英才,以国际化人才引领国际化发展的务实举措。十来天时间里,小分队辗转三国,开展大小25场次的洽谈对接,初步达成117个意向合作项目,引进56名高端人才。

  锁定“高端”“精准”猎才

  新常态下,江苏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新定位。

  打造“一中心”“一基地”,江苏把人才放在首位。今年初,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十大重点领域,江苏启动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领先地区的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准化,是这一轮引才的鲜明特色。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支引才小分队的成员并不多,一共8家企业和高校,都是对文化产业领域高端人才需求迫切,需要通过高端人才推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而经过反复斟酌排出的岗位,重点瞄准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推广、文化创意设计、影视剧制作和演艺运作等方面的“高精尖缺”人才。引才的目标地区,放到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并且文化产业发达的欧洲三国。

  为了突出精准性,在大部队出发之前,就有前方人员通过驻外使馆、当地协会、新闻媒体等广泛宣传,与有关人才和机构提前沟通,根据双方意愿进行了多轮筛选,确定了46个目标合作机构,有的提前确定了不少合作意向。三场主体洽谈会,各高端人才有序进场,与国企和高校负责人当面深度沟通,场面并不宏大,效率却出奇地高。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初步达成了30个意向合作项目,应聘的15名高端人才中,已经有人将于今年7月来公司担任技术总监。

  打造国际人才共享共赢平台

  以文化产业高端人才为目标,由组织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走出国门寻求跨境合作,在江苏尚属首次,在欧洲也是头一回,吸引了170个境外知名文化领域机构、90个优秀领军人才或项目团队赶赴现场热切洽谈,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荷兰文化创业产业投资基金及欧洲设计学院等近50家外方机构表达了合作意愿。

  与以往海外引才参与者多为年轻留学人员所不同的是,此次洽谈人才中,近90%为“洋面孔”,并且在所在领域内具有资深的实践经历和较高的专业认同。比如与国信集团达成引进意向的Carolina Festuccia,曾任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传媒机构逾16个电视节目的副导演,以及多个国家的制片经验。已被省文投集团聘用的巴黎歌剧院技术总监巴迪斯戴利、意大利舞台导演马堤亚等也是业内知名人物。在活动现场,有外国专家特地把自己的材料提前译成中文,方便交流,欧洲最早创办的美院——佛罗伦萨美院,其常务副院长克劳迪奥·罗卡为了能赶上这次洽谈,乘坐早上6:30的火车专程赶来,与南京艺术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本次8家单位带过去的岗位也极富吸引力,国信集团和苏豪控股还专门拿出集团驻欧洲的高端岗位面向海外招才。“江苏代表团此举是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选择。荷兰丰富的文化,众多的文化产业,将与江苏形成互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参赞李飞如此评价。

  此外,灵活的合作方式也是欧洲高端人才愿意来江苏的理由。记者看到,40多个高端岗位中,有不少突出柔性引进,合作方式也有短期教学等灵活的途径,充分体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用才理念。

  国际眼光下的思维变革

  省国信集团董事长马秋林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国企集体境外揽才。“通过此行,我们了解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发现了很多差距。”马秋林说,洽谈中感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希望通过对外合作来促进自身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开拓了视野,转变了理念,更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是此行不少国企老总的共同感受。刚刚成立不久的省文投集团这次收获超出预期,总经理徐宁说:“欧洲将是我们在文化领域寻求深度合作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合作空间巨大,同时在合作方式、引才用才观念上还需要转变,比如引才的国际化,要打破学术学院合作的国籍限制。

  省国资委副主任李琨说,让用人的主体走出去,不仅引进人才和项目,也有利于倒逼用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换一种眼光思考人才工作,在全球视野、更高层次上谋划内部的人才制度改革。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为大家与欧洲文化产业领域的机构、企业和院校建立了联系,对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更有数,为今后合作发展找到了新的支点。” 本报记者 郁 芬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