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制造见闻:“中国光通信后来者”的逆袭
中新网南京11月14日电(记者 谷华)上世纪办砖瓦厂的一帮“泥腿子”,不愿意一辈子干苦脏累的活,他们重新寻找出路,最终将目光瞄准在光缆上。如今,那帮“泥腿子”已经打造出中国光通信行业的顶尖企业。14日,记者在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这个“中国光通信的后来者”成功逆袭,其通信、电网、新能源“三驾马车”完成销售收入达259亿。
上世纪70年代,薛济萍带领着一帮“泥腿子”,在江苏如东搞起了河口砖瓦厂,凭借庄稼人勤劳本分、刻苦肯干的秉性,为当地群众提供砖瓦产品。由于产品质量好,他们的砖瓦供不应求。
“到八十年代,国家政策调整,做砖瓦的泥土资源越来越少,年轻人也不愿意干这种苦脏累的活,我们就发动全厂职工到各地搞市场调研。”现任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薛济萍,回忆当初的创业之路时,仍充满感慨。
当服装、电子、电缆等各种信息汇总来时,薛济萍也难以选择。他找到中国最早研制光缆的国家电子部第23研究所请教,初步了解国内光缆领域的现状,立即果断决定上马光缆。
一帮生产砖瓦的“泥腿子”改行去搞高科技光缆,没有人才、没有设备,简直是天方夜谭。薛济萍想到“借船出海”,和台商联合成立南通中天电缆有限公司,购买了当时市场上最好的设备,正式进军信息通信领域,开发信息光缆。
在上海23所及其它科研院所专家的指导下,中天首批产品经过严格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中天还研制出中国第一根960芯带状光缆,创造了光缆制造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之最”。2000年中天与日本日立电线联合研发生产OPGW,迅速占领市场,产销量世界第一。
当时生产光缆的核心材料光纤,多数还是被外企控制,成本太高。中天决定自己生产光纤。2004年中天与武汉长飞合作研发制造光纤,从此中天光纤一跃而上,进入国内第一方阵行列。
在中天光纤车间,记者见识到这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过程。踩鞋套、换净化服、经风淋,是进入车间的必需程序。在车间里,一根根宛如头发丝的光纤,不断的从机器中拉丝延伸出来,顺着传动的方向,直至打包成圈,全都是机器自动化操控。检验室和半成品区布置了视频与温湿度数据采集设备,对车间每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技术员介绍,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与平台进行数据实时交换,根据产品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环境对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车间控制室,操作人员通过电脑对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实时全程监控。“车间虽然只是生产单一的光纤,但是整个生产过程却是极为复杂的,从原料到成品,再到销售和售后,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生产部经理季伟伟说,在公司的综合信息平台上,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公司的生产信息,每一盘光缆都对应一个编号,哪边出现问题,可以快速找到。
“每做一件产品我们都要思考,能不能做到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薛济萍的企业发展理念,已经化作实实在在的成果。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天致力特种光缆、特种光纤开发为业界瞩目;在电网领域,中天OPGW、ADSS特种电力光缆在线运行均超20万km,OPGW市场占有量全球第一;在新能源领域,中天光伏材料拥有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核心技术,产品全面替代进口。
据了解,中天虽自称“中国光通信的后来者”,其发展速度却堪称“后来居上”,从光缆延伸到光纤和光棒,涉足电力光缆和海底光缆等特种光缆,同时又延伸到电力导线、铝包钢线,以及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现在又在新能源领域谋求差异化发展。从原来的通信、电网“两轮驱动”的产业规模,过渡到通信、电网、新能源“三驾马车”的产业格局,2015年中天科技完成销售收入259个亿,“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