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打造江苏农业核心竞争力——江苏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探索与回顾
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击败日本大米,品质走在世界前列;江苏造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打破进口垄断,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0多亿元;江苏的稻飞虱防控研究成果被列入农业部技术方案,年均挽回超百万吨稻谷……自2007年起江苏设立“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下称(“专项资金”)以来,今年已进入第九个年头,“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专项资金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攻关,产出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有效提升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新品种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今年3月,在一场中日大米优良食味PK赛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育成的“南粳46”,击败日本新一代优良食味水稻“Kirara397”,获得“最优秀奖”。“南粳46”育成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所长王才林研究员表示,能击败“Kirara397”,说明我国的大米品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在专项资金的持续支撑下,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不断出新,“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连续摘得江苏和全国的“优质食味粳米”、“金奖大米”奖牌,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实现优良食味品种从我省苏南到苏中的广泛种植。在去年粮价下跌、卖粮难的市场行情下,这些口感好、米香浓的优良食味品种却被企业抢着收。
新品种的创制,有力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撑了我省农业增产增效。截至去年底,专项资金资助单位共培育出省级以上审定或鉴定农作物新品种206个,其中农作物83个,蔬菜作物74个,果树14个、花卉苗木26个,获得品种权72个。
除了优良食味水稻育种,高产、优质和抗病作物育种成绩显著,育成超级稻品种6个,全省水稻品种自给率超过90%。“宁麦13”在高产创建中多次刷新江苏淮南麦区最高单产纪录,被称为淮南“麦王”,“扬麦16”是长江下游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江苏玉米品种自给率达72%,“苏玉29”创江苏玉米实收单产新纪录,“苏科糯3号”、“苏玉糯639”及“苏玉糯716”等鲜食品种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使江苏成为全国主要鲜食玉米优势区和主产区。
蔬菜新品种不断涌现,扭转“高效设施农业外来品种当家”现象,有些品种走进山东寿光的园区。育成“苏粉12号”等系列高抗TYLCV番茄新品种和“金陵美玉”系列高品质番茄新品种,在山东寿光和江苏等地进行推广种植,“十二五”以来,产值超过3亿元,新增利润2000万元以上。“苏椒15号”辣椒、“苏崎3号”茄子、“博春”甘蓝、“南水2号”黄瓜等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耐贮运,逐步成为全省蔬菜主栽品种。经过项目实施,目前设施专用薄皮辣椒品种已占我省辣椒种植面积85%左右,樱桃番茄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
在园艺花卉品种方面,“金霞油蟠”结合蟠桃扁平果形与油桃果面无毛的特点,填补油蟠桃品种空白。中熟水蜜桃“霞晖6号”、耐贮运桃“霞脆”、早熟油桃“紫金红1号”和“紫金红2号”在无锡阳山、张家港凤凰、武进雪堰、仪征枣林湾、盱眙和新沂等市县建立10多个试验示范基地,亩综合效益稳定在0.6万元-1万元,成为江苏高效农业的典型。早熟草莓品种“宁丰”“宁玉”,具有极丰产、质优、抗性强等特性,成为草莓种植区的主栽品种。菊花系列品种形成产业化种植开发;建成江苏最大的中国兰种质资源圃;芍药品种遗传资源不断丰富;杜鹃新品种“紫金玫鹃”优于进口品种,深受各地欢迎。
新技术促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研究成为今年全国唯一的兽用疫苗类获奖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长江中下游稻飞虱暴发机制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成果,改变我国猪气喘病防控完全依赖进口疫苗的局面,发明国际上首个适应体外无细胞培养的猪肺炎支原体克隆致弱株,创制免疫力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及其应用配套技术体系,在全国28个省市应用3544.02万头份,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0.81亿元;“长江中下游稻飞虱暴发机制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成果,探明危害水稻的首要害虫稻飞虱在长江中下游的暴发机制,创建区域稻飞虱虫情准确预警及高抗性早期监测技术,建立的籼、粳稻区一体化治理对策和技术体系,列入农业部防控技术方案,近3年应用2.02亿亩,净增社会经济效益86.6亿元。
新技术的创新,使我省农业传统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至去年底,农业自主创新项目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8件;获得软件著作权54项;获得农兽药证书17项;制定标准372项;鉴定科技成果52项;研发新产品40个。
通过专项资金的实施,江苏的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向国内提供“区域统筹、整体推进、收还结合、突破收集、政策引导、长效运行”的秸秆全量利用工作与技术思路,形成基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茬麦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既化解秸秆焚烧与遗弃造成的环境污染压力,又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增强土壤可持续生产发展能力,累计示范应用60余万亩,年秸秆收储量可达2万吨以上。
在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研究方面,我省集成水葫芦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取得控制性种养、机械化采收、固液分离、汁液发酵利用等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在江苏太湖流域和云南滇池漕河流域示范应用获得成功。以该技术为核心,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入国家水专项行列。同时,创建水稻生产上“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的面源污染控制“4R”技术体系,引领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生态拦截沟渠技术等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田氮的拦截削减率在50%以上,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我省制定我国第一部《梨拱形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梨简易节本水平棚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制新型蔬菜种苗育苗车间,实现规模化蔬菜育苗与栽培生产的有机衔接和周年应用;建立草莓、高山杜鹃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形成相应的生长环境调控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出水果、蔬菜、食用菌、果蔬营养粉类等合计25多种产品及其深加工技术;构建适合粮油及果、蔬、茶等不同农产品产供类型的产业链全链安全保障模式;研发的3WGF系列果园风送喷雾机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茄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可提高作物机械化水平30%,节本增效20%以上;研制出可移动式发酵床养殖大棚、智能高压喷雾系统等新型实用技术和产品,建立畜禽舍内环境因子监测系统等,为江苏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种苗快繁和规模化应用技术已在全省不同主产区建立15个种苗生产示范点,每年指导生产各类优质种苗500万株以上,自主生产各类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创新开发新型植物源抗病毒剂、高效低残留助剂、光解农药组合新产品等,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0万亩,成为高档有机茶叶基地抢手货;特色玉米产业化技术,已经在南京、南通等企业推广应用,年生产玉米软罐头及速冻玉米棒等100万穗以上、速冻玉米粒15吨以上。
新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制约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把科技需求迫切,科技成果易转化,带动效应强的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主体纳入项目重点参与实施对象,突出优质农产品、设施蔬菜、特色园艺、循环农业、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休旅农业等领域,通过集成熟化、示范推广自主创新新品种、新技术,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探索出一条加快成果创新与应用的快速通道。省农科院先后在全省65个县(市、区)建立100多个示范点,帮扶100多个行政村,对接40多个农业园区、5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专业组织,技术支撑覆盖全省40%以上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推广院自主创新的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100多项,累计应用面积超过400万亩。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常熟市虞山镇等地,通过优质稻米的成果转化,分别形成以“南粳46”为主的“东南”有机软米、“勤川”欧洲标准大米等品牌,大米售价高达10元-40元/公斤。在无锡阳山,建立无锡太湖阳山水蜜桃研究所暨江苏省农科院无锡阳山水蜜桃研究所,开展阳山桃园土壤酸化的阻控技术集成与推广,进一步对阳山水蜜桃种质资源开展调查摸底、收集保护、种质特性评价评估、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开发利用,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在海安县实施“沼—稻—鸭生态种养高效循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集成“沼—稻—鸭共作”生态种养循环技术模式,亩均增产10.3公斤,每亩新增经济效益317元。以省农科院六合动物科学与循环农业基地为平台,集成示范种、养、加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复制到宿迁地区5个县区,还被应用到常州立华、海门京海等20几个畜禽粪便处理示范工程。在常熟碧溪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与优势品种集成示范应用,示范应用蔬菜新品种10多个,亩均产值在2.5万元以上。在东台仙湖农业园区,共建高效农业研究中心,发展西瓜12万亩,亩产值超5000元。
为了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省农业科学院在专业所和农区所设立科技服务项目组,建立一支以专业科技服务人员为主体,挂职科技人员为补充,全院科技人员为依托的科技服务队伍。该院与宿迁市、淮安市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选派三个批次共30名科技人员赴两市10多个县区担任科技副县(区)长,还选派32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团长,赴盐城、徐州、苏州、无锡等地挂职帮扶。以挂职科技人员为纽带,带动自主创新项目、成果等资源向生产一线集聚,让自主创新成果在江苏大地全面开花结果。
新体系整合资源解决重大问题
去年5月18日,由省农科院倡导组建的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这个联盟,联合中央驻苏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内涉农科教单位、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科研、转化、示范应用等多方力量。联盟主动承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攻关任务,围绕区域产业特点和技术需求,以专项资金为纽带,探索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一体化创新布局,并以重大技术需求和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探索跨单位、跨学科创新体系和机制,从而解决制约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江苏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设立以来,资金规模从2007年的15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45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6.5亿元、资助项目1338项。专项资金的实施安排,不仅产出累累科技硕果,还有效整合凝聚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形成解决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强大合力。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超过150家单位获得专项资金资助。除了省农科院系统外,江苏省中科院植物所、江苏省林科院、江苏省家禽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校以及江苏中江种业、南京天邦等多家企业,均获得项目资助。围绕创新资金项目,一个具有江苏特色,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导向能力和集聚效应,专项资金围绕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支持方式。2012年开始,设立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水稻新品种选育、设施蔬菜品种选育、秸秆全量利用关键技术、猪生态规模养殖和耐盐植物品种选育等五大产业技术体系,去年开始,设立江苏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问题、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或装备创制等重大项目,都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优势力量破解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中最急需、最迫切的科技问题的立项思路。在立项过程中,尤其注重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注重学科领域交叉联合,注重力量的协同和目标的一致,防止力量分散部署、研究不精不深、优势难以形成局面的产生。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仍需发力。专项资金的实施安排,将坚持问题导向,凝聚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力量,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