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优化公共服务增百姓获得感
博物馆免费开放,公交班次越来越多,养老中心建到了社区……与老百姓获得感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得怎么样?5月28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围绕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情况,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省人大财经委也提交了调研报告。
民生无小事,百姓获得感提升的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投入。我省始终坚持公共财政理念,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为推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去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2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8240亿元,占比77.6%。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安排11259亿元。其中,民生支出预计安排8758亿元,占比77.8%,比上年决算提高0.2个百分点。
经费投入重点向经济薄弱地区、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倾斜。今年安排养老保险相关补助资金66亿元,各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16.3亿元,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2亿元,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相关补助资金3亿多元。累计安排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资金补助113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1%,其中民生领域的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支出增长25%左右。
规划先行,标准细化,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提升。
江苏建立大于国家清单的省级清单。2016年,我省制定实施《江苏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去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江苏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基本公共服务变得量化、可视化,涵盖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残疾人服务等十大领域、共87个服务项目。与国家清单相比,我省增加环境保护和公共交通两个领域,还设置“12345”在线服务项目,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渠道。
对照清单,各地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把重点放在老百姓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公共服务项目上。常州市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项目27个,65%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省级示范达标,积极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扬州市明确114项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高于省定标准的有中心乡镇卫生院、自来水供应等15项,体现扬州特色的有生态体育休闲公园、颐养社区、24小时城市书房等12项。
环境保护方面,截至去年底,全省城市和县城全部建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3.3%,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4%。全省累计建成城镇污水收集主干管网约51460公里。公共交通方面,全省大力提升公众出行服务水平,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23%以上,5市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南京、无锡、苏州等设区市已实现中心城区95%以上地区500米可到达公交站点。
基层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村卫生室建成率分别达到51.2%、11.3%,487个省、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单位建成开诊。坚持文化惠民,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陆续建成开放或投入运营。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14个、博物馆288个、美术馆27个、文化馆113个,文化站1282个,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注重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扬州市将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03个。
省人大财经委也圈点出存在的问题。比如,全省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标准没有充分体现百姓关切,有些群众要求强烈的事项未被列入,或标准不具体;部分标准过于超前,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和利用不够问题并存,如城市社区的适老化改造还存在问题。部分苏北县(市、区)镇村公交开通率仍较低,不少地方班次利用不足,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部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管网不配套和成本负担等问题,正常运行率不高。
省人大财经委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标准,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问题为导向,问需于民,分清供给的轻重缓急,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地制定或修订标准。进一步加强调查评估和督查考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
交汇点记者王晓映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