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质量为基,托起产业链跃升之路
编者按: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同时要求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历来重视质量建设。为进一步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本报今起以中国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企业为重点,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讲好江苏质量品牌故事。
16日,“江苏精品”发布会与江苏省质量奖座谈会同时在南京举行。首批获得“江苏精品”认证的50家企业中,有的是已获质量奖的知名企业,有的是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有的是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小巨人”,基本涵盖我省一二三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面临的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是从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同时要求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规划先行,织密质量发展保护网
江苏阳光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创新推出“经纬编织质量管理模式”,成为我省唯一一家斩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的企业。
阳光集团的质量工作,是我省诸多企业强化质量工作的一个缩影。国庆彩车“江苏智造”、国之重器“三军之眼”……这些令人引以为傲的产品,背后都有江苏制造的身影。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历来高度重视制造业质量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晰企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省政府将质量发展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更是推动全省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用规划来引领,用制度来推动。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至今已有1.92万人获得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基本上实现重点企业的全覆盖。全国首创“质量合作社”模式、率先出台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地方法规、率先建立食品安全指数评价制度、完善质量品牌保护联动机制,加大跨区域质量品牌保护……江苏不断创新织牢织密质量发展“保护网”,初步形成质量强省、强市、强业、强企“四位一体”的格局。
自2019年首次获得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质量考核A等级后,江苏连续两年获得A等级,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无锡等5市被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推动150个重点行业、350个重点产品、4000多家重点企业深化质量提升行动。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说,将进一步聚焦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对全省产品质量优、成长性好的企业列出清单,帮助其量身定制争创方案,排出培育时间表、路线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标准引领,夯实质量基础
高标准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为全省首家五星级酒店,我们制定的相关操作标准均高于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国家标准。”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胜新说,金陵饭店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作为五星级酒店示范样板已向全国酒店业推广。
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首批被评为“江苏精品”的企业之一,在导入ISO等系列国际标准、规范企业运营管理的同时,参与了标准的制定。“作为联合主导单位提交ISO组织立项的国际标准,这在国内物业服务行业尚属首家。”东吴物业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石永说。
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公交行业首家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2008年,该公司建成全国第三条、江苏省第一条快速公交。良好的运营发展,为公司在快速公交领域奠定行业标杆引领者的地位。目前,全国开通快速公交的31个城市中,采用“常州模式”的城市有13个,被采用率高达42%,快速公交系统成为“拳头产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江苏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7项、国家标准5400多项,位居全国前列;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128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数量居全国首位;建成“苏检通”“泰检易”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检验检测供需对接。同时,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标准,把好质量标准关。
迈向高端,以精品激发内生动力
建设质量强省,需要充分激活企业这个质量供给的“细胞”。而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关键要看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如何。发达国家大量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质量管理是实现质量升级的必然途径。
做百年老店,最终需要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省长质量奖的获得者,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于2009年导入“精益六西格玛”,逐渐将质量工具嵌入管理过程,实现对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创新。随后,在不断发展中,创新提出具有徐工特色的持续变革系统,旨在生产“用不毁”的徐工产品。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打造“同盟军、共进退”供应链合作理念,与供应商组建“协同研发军营”,不仅降低同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更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对质量建设的重视以及企业的共同成长。
大到重型装备,小到一粒米,都有着质量管理的痕迹。“射阳大米”获得首批“江苏精品”认证资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苏阳告诉记者,大米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打造精品产业链,他们从育种、种植、仓储、加工到售后推行“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目前产品销往全国27个省区市,今年“双11”日销量超6万件。
梳理获得“江苏精品”的50家企业,基本上是我省各行各业的“排头兵”“领头羊”,无论是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还是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创造优异成绩和良好效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探索形成“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质量管理创新成果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多个质量奖项;江苏永钢集团打造“三个一贯制”管理模式,连续4年在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被评为“竞争力特强企业”……(赵伟莉 洪叶)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