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从各市两会“窗口”看发展成绩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依然精彩: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去年经济数据,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稳居世界第二。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去年成绩单虽未出炉,但时值各市两会相继召开,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判断新常态下这一年,区域经济发展之态势。
13市都谈“新常态”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13个省辖市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一致表述。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发展态势新。对于去年,南京市长缪瑞林的评价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困难压力交织并存的特殊挑战” ;无锡市长汪泉用了“严峻复杂”和“艰巨繁重”两个形容词;宿迁市长王天琦在报告中则坦言:“发展速度告别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阶段。”
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去年,苏锡常GDP预计增幅分别为8%、8.2%、10%,较上年数据,除常州外均有超过1个百分点的下浮;以通扬泰为代表的苏中板块,以徐淮盐连宿为代表的苏北五市,以及南京和镇江,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与上年相比呈微弱下浮。总体上看,13市增幅均在10%这道“平均线”上下浮动。与7.4%的全国增长水平相比,江苏没有一个市“拖后腿”。
新常态是否意味着经济滑坡?省社科院专家分析,“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8%至10%的增长区间虽不如过去耀眼,但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复杂,国内三期叠加”的宏观形势下,在越来越庞大的基数之上,取得这样的增幅,殊为不易。
南京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去年取得10%的GDP增幅表示“满意”。来自民盟南京市委的郑雪平委员表示,早在去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年经济工作定的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把“稳”作为“进”的基础,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稳中求进契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能交出这样的经济成绩单,令人欣慰。”
高新特产业撑起经济四梁八柱
去年,常州预计完成GDP4750亿元,增长10%,超过上年9.7%的增幅。这在13市增幅榜单中尤为抢眼。当地媒体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经济发展时,欢呼“圆汽车飞机梦”。
“过去一年,我们成功引进东风、北汽、众泰等3个汽车整车项目,圆了常州多年未实现的汽车整车梦;威翔航空通用飞机制造项目落户常州,又圆飞机梦。正是一大批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的集聚,造就常州增幅的逆势上扬,也为未来稳增长奠定基础。”常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如是分析。
常州凭借产业转型实现难中求进,是去年全省各市调结构、稳增长的精彩缩影。实际上,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去年经济工作时早有分析:“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诸多困难之下,各地精心培育高新特产业,撑起区域经济的四梁八柱。
苏州工业园外资企业产值占比一度高达93%,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园区苏虹西路99号是苏州联建科技的所在地,企业实际投资人台湾胜华科技因资金和上游原材料无法供应等原因,于去年12月宣布停产。这是“两头在外”的苏南传统代工行业步入寒冬的缩影。幸运的是,一出“腾笼换凤”的转型大戏随之唱响。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介绍,园区重点发展的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近40%,去年均有望达到200亿规模。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2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60%。
“南京软件谷实现软件及信息服务销售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市比重达40%”;“中国医药城签约落户医药类项目128个,在建产业化项目103个”;“无锡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业务收入增长40%以上”;“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产销64.6万辆,全市汽车产业销售突破千亿元”……发展高新特产业,13市都在“换挡加速”。
“以调促进、以进促稳,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新增长点培育成效显现。” 南通市长张国华如是总结当地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原因。
抢抓机遇稳中求进看今年
纵观各市两会,代表委员们在热议中形成共识: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绝非“一时兴起”。“新常态,新特征”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义东认为,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除了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投资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喷灌”和“滴灌”外,抢抓各类发展机遇,也是实现稳中求进的现实抓手。
事实上,各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新一年的展望中,“机遇”也不约而同成为一个关键词。南京在报告中提出:“启动江北新区建设,抢抓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打造新亮点、构建新优势。”无锡则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连云港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取得突破”。扬州的表述是“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机遇当前,走进2015,各市发展信心倍增。记者初步统计,13市中,有8个将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幅定为10%左右。南京、南通预期增长9.5%左右;苏州和无锡预期增长8%左右。这些预期目标的设定,均高于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今年增长预期。
经济发展势头不减,民生投入榜单抢眼,成为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内容。过去一年,南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5%;苏州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范围进一步拓宽,医疗费用自负部分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无锡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8%;泰州鼓励支持全民创业,新增创业6.8万人,净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668亿元;连云港经过3年努力,投入20亿元引得活水来,城区饮用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百万居民喝上更加干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