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严守红线修复生态 重现绿水青山
初夏时节,家住江苏无锡马山镇朝霞新村的黄阿姨每天会步行半小时到太湖边散步,“这几年,太湖又像我们小时候那么美了!”
2013年8月,江苏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太湖沿岸成为重要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江苏在此加强污染防治、加快生态修复,推进沿太湖湿地建设,削减污染物入湖总量,提升了太湖治理工作成效。据了解,江苏生态红线区域陆域面积达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23%。
“江苏生态修复投入大、成效好,其成功经验是坚持科学的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利用生态学规律,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作。”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说。
无锡、苏州的生态修复重点围绕太湖湿地建设。沿海的南通市,加强军山东南麓自然生态保留地、小洋口海洋公园、蛎蚜山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地处江南丘陵地区的镇江强化山体保护,关闭矿山企业257家、露天采石宕口431个。
地处苏北的盐城、宿迁等地分布有多个自然保护区。两地政府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规范建设,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渔还湿工作,逐步恢复保护区自然风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徐州,加大投入对1.74万亩采煤塌陷地修复改造,建设了风景秀美的潘安湖生态旅游区等湿地公园。
在南京,江宁、高淳等郊区重点整治提升农村环境,依托自然山水,着力打造农村居民宜居样板。
严守生态红线,既靠铁的制度保障,也要有好的政策支撑。考虑到生态红线区域在发展上受到的严格限制,江苏通过同步实施生态补偿,鼓励引导相关区域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2013年、2014年,江苏省财政分别拿出10亿元、15亿元补偿资金,用于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苏州、无锡等市也配套建起市级生态补偿机制,苏州每年补偿资金超7亿元,无锡的年补偿资金也超2亿元。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