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上线国内首家全省性“微警务”平台集群
新华报业网讯 每年至少有5000万人次要到江苏各级公安机关办理事项或向公安民警求助。能不能让群众不用跑到公安机关,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任意地方就把涉及户口、护照、驾驶证等事情办成?4月22日正式上线的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让这一美好愿景变成了百姓福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
578项业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
数据显示,2015年,江苏公安机关接报移车警情400多万起,办理户籍业务2163万余件、居民身份证348万余张,办理机动车业务约1117万件、驾驶证业务约591万件,签发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赴台湾通行证约310万本。把这些业务办结完毕,相当于5000万人次要跑到公安机关来办理事项或求助。更方便、更快捷地把事情办好,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期盼。
“百姓期盼就是公安改革的方向,要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更广泛地惠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立科说,要用成体系、全覆盖、高效率的“指尖警务”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让8000万江苏居民随时随地“触摸”公安机关服务的“温度”。
此次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上线,标志着江苏又一项重大公安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江苏公安的“大数据警务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运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进一步搭建惠民平台成为可能。该集群上线运行后,群众用手机登录微信平台,包括户籍、交管、出入境等578项业务将从公安机关的各个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办好事,实现“有用、管用、实用、好用”的目标。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江苏公安“微警务”包括微服务、微警情、微应用三大功能板块,为群众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防范宣传等省厅层面的警务服务。目前,已推出了重名查询、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出入境业务办理、高速路况查询、自助移车以及违法犯罪举报、办事指南、警务地图、防范宣传、警务公开等服务功能。打开微信,搜索“江苏公安微警务”,点击“关注”即可进入这个集群。“‘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公众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江苏各级公安机关提供给的便捷、周到、高效、安全的‘掌上服务’。”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张镇说。
当前全省出入境业务办理需求日益增多,“微警务”适应此需求开通了相关服务。进入出入境业务预约办理界面,填写相关预约信息后,选择预约网点和预约时间,凭预约记录至办证大厅即可享受优先办理待遇。据测算,仅这一项功能,就能为每位办事群众节省至少两个小时。
全省一年接报移车警情占总警情的1∕4,“自助移车”服务将大大方便驾驶人。进入“自助移车”页面,系统会自动提示获取用户地理位置,用户上传地址、需移车辆图片、车牌号、姓名、电话等信息后,系统将移车信息推送至用户所在地公安机关自助移车系统,由各地公安机关按照流程开展自主移车服务。
群众一直期待的重名查询在“微警务”也实现了,输入查询姓名便可获取全省相同姓名的人数和男女性别。此外,“微警务”还提供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输入“公民身份号码”和“姓名”,即可获取该证件的办理进度;高速路况查询则与腾讯地图数据对接,用户进入选择查询路段后即可实时查询全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避免拥堵、方便出行。
省市县资源共享一体运行
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的一大特色,是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微警务”一体化运行。平台集群由省公安厅统一制定标准规范,各级公安机关循序渐进量体裁衣,既避免服务缺位,也防止重复浪费,实现了省市县全面覆盖、上下一体、界面统一、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掌上办理”体系。
记者发现,各地的公安“微警务”平台各具特色。南京公安“微警务”的“交通事故快处”业务受到用户欢迎。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用户按照提示输入相应信息,拍摄上传驾驶证、行驶证以及交强险标贴信息,可对事故责任自行协商或者通过微信申请远程定责。这样,无需等待交警到场处置,实现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
苏州公安“微警务”可随时查询本人的交通违法信息,并率先通过微信支付缴纳罚款。系统还会对交通违法及时提醒,实现了交通违法处罚的线上“全流程”处理。此外,还开通了“开锁求助”功能:群众无需拨打110报警,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上门或到现场开锁的求助申请。
连云港公安“微警务”开通了电信诈骗止付微平台。群众发现自身遭遇电信诈骗且钱款已付后,可第一时间上传本人被诈骗经过及嫌疑人使用的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该平台与公安部相关业务平台对接,节省了案发后群众到公安机关报警的宝贵时间,便于及时冻结相关款项。
“江苏警方‘微警务’的建设运用,是公安机关警务服务的一次供给侧改革。”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改革办主任左锁粉表示,它改变了百姓办事的方式,节约了警务资源,优化了警务工作机制,是一项既便民又惠警的“双重利好”。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本报通讯员 苏宫新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