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开展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9月15日召开的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了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范围内涵、目标定位、思路举措。会后,相关各地积极行动,第一时间传达推进会精神,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凝聚绿色转型强大合力。各有关市县正在积极探索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力争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赛道上赛出好成绩。
区域+,
市县一盘棋、打破条块分割……18日,淮安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传达贯彻省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新对策成为会场内外的热词。“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是历史赋予淮安的重大机遇,也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淮安的重大使命,淮安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必须迅速行动、整体联动、合力推动。”会议认为,大运河文化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在淮安市域叠加,加上淮河生态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区两带”将有效解决淮安国家级战略盲区问题,为淮安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战略支撑。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将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类资源,推动规划衔接、统筹发展、融合互促,积极参与到“一区两带”建设中来。
18日,扬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调研座谈会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扬州表示要抢抓全市所有县(市、区)进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范畴的战略机遇,保持扬州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的高度自信,干在实处、走在前头,以项目化推进,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确保大运河扬州段是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确保宝应、高邮建成生态市的典范,将生态农业、旅游业、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工程。
“我们将把推进机制创新作为破解生态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探索部门优化整合,强化农业、旅游、环保等部门职能,加大生态和富民考核权重,着力构建与生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机制,着力打通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泗洪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泗洪是全省12个重点扶贫县区之一,发展不够充分、增长不可持续、群众不够富裕的问题突出。李强书记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找准发展新路、挖掘地域特色、塑造竞争优势点明了方向。去年,该县开展了机构设置改革试点、调整了考核体系、推进了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发展理念与本次会议精神高度契合,更加坚定了全县建设生态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
生态+,
“绿”底色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围绕生态打造产业链,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现从传统老路跟随者到发展新路探索者的华丽转身,是兴化加速跨越赶超、实现绿色崛起的最佳机遇。”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省委提出把里下河地区特别是兴化作为全省的大公园来打造,兴化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力蹚出生态经济发展新路,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劲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标杆。如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县、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0多项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国字号”创建如火如荼,在生态经济的考场上,全市上下竞相“打擂台”、求突破。
高邮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板块。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对记者说,高邮将跳出棋盘看棋局,引导各级干部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坚持“生态+”,促进产业、城镇、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十百千万”工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彰显邮文化、水特色,做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实施向湖战略,依托“一湖两河三堤”独特水文景观,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发展外向经济、生态经济,让风景秀丽的高邮湖以及沿湖区域成为高邮发展强劲动力;抓住连淮扬镇铁路建设契机,发挥广袤腹地的丰富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努力把高邮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
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让梅兰集团董事长周虎宏深深感到绿色发展对企业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梅兰是有近60年历史的老企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化工发展之路,企业刚刚从9月12日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周年纪念大会上捧回联合国环保大奖。今年以来,梅兰集团各装置的盈利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上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企业主导的CDM工作和四氯化碳转化一氯甲烷工作,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推动了梅兰积极履行国际公约、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深入。
富民+,
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淮安将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旅水城”特色,高水准画好淮安绿色发展路线图。按照市县一盘棋的理念,该市将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加强主城区“四河八岸”景观带建设,推动白马湖、洪泽湖“纳湖入城”,进一步打响水韵悠长、绿意盎然、文化芬芳的城市品牌。
泰州市姜堰区有8个乡镇地处里下河地区,该区在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突出“环保优先、环境立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姜堰样板,让种风景“卖”风景成为农民的“聚宝盆”,目前正重点突出“一湖一镇一区”,打造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力推进溱潼特色小镇建设,以健康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特色诊疗和中医保健、养生养老深度对接。
“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应特别注重在绿色生态环链中,做足做活水的文章。”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吕慧华说。盐城作为百河之城,是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立市”总体部署和“五个一”战略工程的基础上,更要以水为灵魂,把“水资源、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经济、水文化”的“六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其中。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利用和管理里下河腹部区水环境生态系统,引进“一桶水”,加快推进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建设,切实保证盐城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制定实施活水行动计划,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清淤、开河,切实解决城乡水系的连通性,解决当前普遍的“断头浜”“河道淤塞”等问题;启动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境内大纵湖、九龙口、金沙湖和马家荡等主要湖泊湖荡实施退圩(渔)还湖、生态清淤、打通主要出入湖通道,打造环湖污染净化带和湿地景观资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