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心洲街道以优美环境面貌 打造生态科技岛

29.02.2016  08:17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笔下的白鹭洲描绘的正是南京的江心洲。江心洲四面环水,东隔夹江毗邻河西新城、西跨长江主航道遥望江北新区、南眺长江三桥、北望长江大桥,全洲南北长12公里、东西平均宽1.2公里,陆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环洲江堤长24.38公里,距离市中心6.5公里,隶属于南京市建邺区,辖白鹭、永定、洲泰和洲岛家园四个社区,总人口1.6万多人。现在,闻名遐迩的江心洲又有了个新名字——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多措并举管控工地扬尘

  随着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全岛15平方公里同时施工的工地超过40家,是南京建筑工地较为密集的街道。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切实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南京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多措并举管控扬尘打造生态科技岛。

  他们注重发挥网格管理功能,把扬尘管控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社区积极主动参与辖区工地及沿线道路的日常巡查、节假日检查及夜间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劝导,并及时向街道报告,街道迅速应对、责令整改。施工单位自加压力配备PM2.5检测仪,工地安全员和工程监理员携带PM2.5检测仪每天进行现场检测,及时将监测数据和现场管控情况上传至洲岛环保微信平台,并通过“每周一报”向街道汇报上周扬尘管控所做的工作,以便街道及时掌控各工地管控情况,做到科学精准控尘,如发现数据超标迅即启动喷淋或喷雾降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体量上交街道一定金额的扬尘管控保障金,如果施工过程中带来扬尘污染被环保部门处罚或媒体曝光,将依据协议约定扣除相应数额的保障金,有效约束施工单位扬尘污染行为;多家施工单位共用道路由沿线周边建筑工地共同保洁,如果公共道路出现车辆出场未冲洗造成道路污染、渣土抛洒滴漏等推诿扯皮现象将实行“连坐”处罚,促使互相监督、养成自律。

  坚持定期组织建筑工地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和街道、社区环保工作人员参加观摩学习、工作例会,研究问题,落实措施;建立扬尘管控微信群、公布扬尘投诉举报电话,做到第一时间反馈和处理扬尘污染问题;适时协调组织环保、安监、消防、城管、公安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重拳管控扬尘污染。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控措施,江心洲街道的扬尘管控工作由过去区内排名倒数上升为2015年度全区第一,为打造“南京蓝”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下联动全程监管扬尘

  江心洲街道在取得建邺区2015年扬尘管控综合排名第一的基础上,再接再厉,2016年开年以来,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全街上下齐抓共管,多层面、全时空巡查检查督查工地,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管控措施全面到位。

  1月22日上午,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学虎冒雪检查工地扬尘管控工作,并部署春节期间的扬尘管控工作。他充分肯定了街道2015年扬尘管控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2016年扬尘管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继续发扬2015年扬尘管控工作“积极创新、努力拼搏”的精神,全面落实扬尘管控工作要求,力争再创佳绩。

  2月17日下午,对提交了复工验收申请的工地,街道、社区进行联合验收,确保扬尘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办事处主任刘天鹏亲自参加了现场检查验收,并提出要求:各建筑工地都要高度重视开好头,起好步,从开工的第一天起,扬尘管控就要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尤其要对新开工地从严从实要求、对新进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从头抓起,防患未然。

  1月21日夜,街道分管领导周月江不畏严寒,带队夜间突击检查工地,切实落实当天建邺区扬尘管控年度总结大会上“新八条”要求,从严核准夜间施工许可,要求施工现场建立洒水台账、强化道路冲洗保洁,严防施工污染路面。

  1月24日星期天,当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街道环保科工作人员不畏严寒、对在建工地进行了四次检查,防范严冬季节、节假日期间工地扬尘管控走样。

  街道下辖的各社区认真履行属地网格管理责任,在落实日常巡查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节假日检查和夜间抽查的力度,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头参与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016年,江心洲街道将以协同联动和常态长效的巡查检查督查机制,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坚决打赢扬尘管控持久战,全力确保生态科技岛的蓝天碧水。

  高压重拳强势控制违建

  不仅如此,江心洲街道在多措并举管控扬尘的同时,坚持把控违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旗帜鲜明地狠治违建这个城市顽疾,通过“宣传造声势、巡查无盲区、管控全天候、力量成拳头”等方法手段,真正形成了控违工作的高压氛围和强大合力。

  他们主动对外公布街道分管领导、城管科长、执法队长的电话,对群众举报、面积较大、反响强烈的违建,查实一起、拆除一起,决不手软。2015年以来,拆除违建114处212130余平方米(其中:存量违建101处20900平方米、新搭违建13处330平方米)。2016年开年以来,街道强势控违,进一步强化“违建不发现是失职、发现不处理是渎职”的意识,果断采取“严控建材源头、严格控违责任、严厉执法处置、严肃督查考核”等强硬措施,对违建实行“零容忍”态度和实现“零建成”目标。2月初,组织综合执法力量对一家闲置企业内约1500平米的违建进行了彻底铲除,有力地打击了违建者的嚣张气焰,也对伺机违建者起到了强大的震慑效果。

  突出重点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形象。不断提升江心洲的城市管理工作是适应生态科技岛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强化卫生管理。去年以来,清除卫生死角900处、整治乱堆乱放20余处、清运垃圾1030余吨,整治倚门出摊、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共3000余次、清理牛皮癣3100余处、整治违章设置广告灯箱175处,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面貌。二是强化渣土管理。配合区行政执法大队加强对洲内建设工地的渣土管理,去年以来共接收渣土运输报备200余单、核准150余单,发现各类违规情况50余起、当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整改30起,对严重违规的工地开出处罚单20起、处罚5万元,规范了洲内工地施工管理秩序。三是强化停车管理。落实停车秩序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类管理,非机动车由社区停车管理员进行停车疏导。去年以来,共清理、劝离违停车辆2600多辆、整治非机动车1400多辆、贴出违停罚单1196张,有效地规范了停车秩序。四是强化设施管理。2016年以来,先后在跨线桥两端、中新大道、洲岛家园等主要区域增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隔离栏等交通设施,确保行人交通安全;在民俗街等区域新增路灯30组,方便群众夜间出行;积极协调停车办,在岛内人员密集区安装公共自行车,彻底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绿如翡翠、状如青梅的江心洲,作为南京市主城区的江中洲岛,自南京·新加坡生态科技岛项目于2009年5月签约奠基,步入了全岛开发的新时期、迈上了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通讯员杨娟薛景彬丁亚东记者卢斌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