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借助绩效考核推进各项工作进入“快车道”

08.09.2016  05:08

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认真对照省厅绩效评价数据采集标准,巧借季度绩效考核“东风”,对工作中的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形成从数据分析到跟踪督导的闭环式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形成数据分析评估机制。 针对该局在省厅绩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专门数据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全员认真学习省厅绩效评价数据采集标准,准确掌握工作要求;在每个业务科室专门设立分析研判岗位,对每季度省厅绩效考评结果,组织研判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差距,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作为局领导安排重点工作以及各科室落实整改措施的重要参考。

二是实施考核节点倒逼机制。 对照省厅季度考核时间节点,实施“工作进度倒逼制度”:在季度初期,根据省厅上一季度考核结果,迅速召开绩效考核通报专题会,向全系统通报考核结果,逐条逐项分析研究,形成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责任人,指导全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季度中期,组织召开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分析研判会,了解当前整改落实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思路,主动自我加压,对整改落实不力、进度明显滞后的责任人,由局领导进行单独诫勉谈话;在季度末期,组织召开绩效考核评价总结会,整理各项考核指标数据资料和工作完成情况,对本季度绩效考核评价情况进行预测,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提前预判,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督导机制。 专门成立由12348指挥中心和监察室牵头的联合督察组,对照绩效考核工作标准,对各业务科室工作进行日常监督;通过12348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全系统工作动态,实行网上动态化数据监控;针对重点整改问题,督察组不定期杀“回马枪”,通过不间断地跟踪问效,推动整改落到实处。例如在一季度考核评价中,该局社区服刑人员定位成功率在全市排名倒数,在第二季度工作中,他们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把此项工作列为重点整改,通过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及时查缺堵漏,加强日常工作巡查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定位成功率从一季度的56.55%大幅提升到80.66%,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