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入侵者”变身治污卫士
种养一平方米一天改善三吨水,省农科院科研项目引关注——
新华调查
新华报业网讯 9月以来,省农科院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污水处理厂开展的“村镇生活污水尾水养分回收与再利用工程技术示范”科研项目,利用水葫芦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消减入太湖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引起省科技厅、住建厅、太湖办、农委等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的浓厚兴趣。
东坝污水处理厂目前承担着全镇1.7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记者在现场看到,经处理后排放的尾水看似清澈,但仍发出一股刺鼻味道,产生异味的原因是水体中氮、磷元素浓度较高。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A标准出水最高允许排放的氮、磷浓度分别为15.0mg/L和1.0mg/L,比地表ⅴ类水标准(总氮2.0mg/L,总磷0.20mg/L)分别高出6.5倍和4.0倍。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大量尾水经河道直接排入太湖,这是太湖水体总氮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省农科院的科研项目启动后,在污水处理厂旁边建设了依次串联的3个总面积为12.6亩的池塘,里面种养水葫芦。记者看到,尾水排入流经的第一个池塘,水葫芦长势旺盛、高大浓密。经水葫芦第一道净化后的出水再流入第二个池塘,由于氮、磷浓度降低,水葫芦长势明显减弱,出水清澈透明,也无异味。到最后一个塘,水葫芦矮小枯黄,且开满艳丽花朵。专家介绍,这个池塘里水质已经优于地表ⅴ类水标准,水葫芦无法获取满足其正常营养生长所需养分。扒开水葫芦,只见水体清澈见底,还长着好多小鱼、小虾、泥鳅、田螺。经化验检测,污水厂尾水经过水葫芦氧化塘深度净化后,水体中TN(总氮)、TP(总磷)浓度由12.05mg/L、0.40mg/L分别降低至1.42mg/L、0.10mg/L,对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8.20%、75.20%,原本是劣ⅴ类水,到这里已经变成Ⅳ类水。
专家介绍,对于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总磷和总氮是主要控制指标,总磷是关键控制指标。目前,太湖湖体水质指标中未达到国家确定的近期治理目标的是总氮,仍为劣ⅴ类。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难题。相比较而言,采用生物治理办法的效果最好。而在所有生物中,水葫芦吸收氮、磷、钾的能力最强,在适宜温度下,种养一平方米水葫芦1天内便可将2-3立方米的Ⅴ类水改善为Ⅳ类水,对水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超70%。早在2009年初,省农科院就启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葫芦安全种养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开展利用水葫芦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与试验示范,技术体系成熟后在太湖、滇池进行大规模应用。2008年以来,我省开始设立“太湖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在太湖中每年稳定种植水葫芦2万亩以上,对治理太湖水体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显著效果。
俗话说,覆水难收,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再将它提取去除代价太大。如能将治污的关口前移,在污水排入河、湖前将它拦截、提取,技术难度和治理成本就要低得多。
为此,省农科院今年启动“村镇生活污水尾水养分回收与再利用工程技术示范”项目。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严少华算了一笔账:目前,太湖流域内共形成63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年排放尾水近17亿立方米,即使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尾水中总氮浓度仍高达15mg/L,高出太湖水体总氮浓度的6倍多。据东南大学编《十五条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现状评估及整治建议》报告,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河道汇入太湖后对湖体氮负荷的贡献率超过40%。如能像高淳区东坝镇利用小面积水葫芦氧化塘深度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生态修复工程方法,将大型城市污水厂尾水通过管道引入小型封闭性湖湾或浜塘,通过水葫芦深度处理后再排入河道,可显著减少入太湖的氮、磷污染负荷总量。
东南大学能源环境学院教授吕锡武说,污水中富含的氮磷元素排到太湖里是害,但通过植物富集回收和肥料化后施到农田里就是个宝,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到太湖前进行生物拦截后再排放,这件事情做好了可以说功德无量。省太湖办主任陈军说,这项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意义重大、推广前景广阔,不但能用于太湖治理,还可用于普遍存在的农村非航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中科院地理湖泊研究所秦伯强认为,这项研究在技术上已成熟完善,建议各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时可预留水葫芦种植和处理设施用地空间。
本报记者 邹建丰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