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通太:枕河人家 诗意生活
“芦苇苍苍晚风起,秋江潋滟鳞甲生。”秋风总是不闲着,吹谢了百花,吹落了秋叶,又吹开了芦花。寒露之后,芦花在河岸边摇曳生姿,就是孤山镇通太村一年中最诗意的时节。
“芦场港玉爪蟹、百花港无蛙叫”是通太村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通太村位于孤山、季市、斜桥三镇交界处,地处孤北洼地,东临百花港,域内港汊纵横,曾是一片芦苇荡,盛产玉爪蟹。相传乾隆年间,皇帝微服私访,一路水陆兼行。一日,乾隆坐船途经通太村的河港,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阵响彻田野的蛙声吵醒。乾隆不悦:“不要吵,搅了朕的睡眠。”他这一说,两岸青蛙随即销声匿迹。此后,百花港里再也看不到青蛙,更听不到蛙声。
通太村仅4.5平方公里,却有二三级河道44条,村内河流交错,清水蜿蜒,家家枕河。过去的芦苇荡变为今天的鱼米之乡,静谧舒适的村庄、宽阔平坦的村道,美观整齐的院落,喜笑颜开的村民……在通太村,一幅鲜活的水乡田园风光图正徐徐展开。
沿着通太路一路往东,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头的“美丽乡村通太”6个大字。修葺一新的农路两旁景致优美,一路有百姓广场、映月潭公园、林荫大道、观赏鱼繁殖基地、普光殿景区等景点如珠嵌玉带。走到通太路的尽头,一块“水美乡村”的石碑在树木的环抱下静伫一旁,再往北走,就到了水美景美的蔡家埭。埭上人家,临水而居,白墙黛瓦与周围的景色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水乡画面。
通太村“美景绕村、村融景中”,如果深秋来,定能感受“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闲适。阳光从云朵的空隙中铺洒下来,照得通太村连绵起伏的稻田闪耀着金光。苗木基地里成片的中山杉迎着夕阳余晖,每一丝光线都被折射得柔情似水。观赏鱼繁殖基地内,一池生态水碧波荡漾,鳞光闪烁的锦鲤轻跃水面。正因通太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国家级长江下游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基地也选址于此,推动长江特色水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稻渔综合种养。
循着暮色远眺,清幽的普光殿传递出厚重与古朴。巧遇两只燕子从朴树的枝丫飞入画境,仿佛一夕穿越回几百年前。
温婉的水乡如画卷般唯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歌不尽的是通太的万千姿色,这水美乡村便是深秋写给大地最美的情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