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10月26日,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中国水利学会胡四一理事长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和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分别致辞,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学文作题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报告,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李亚平作题为“江苏水安全形式分析与思考”的特邀发言。
徐鸣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水利部以及全国水利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给予江苏水利改革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水利的科技支撑。水利学会是联系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水利科技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徐鸣表示,这次学术年会在江苏召开,以“水安全与水科技”为主题,围绕洪涝防御、供水保障、河湖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高峰论坛,交流科研成果,必将对保障水安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也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水利部的部署要求,充分吸纳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积极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水利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江苏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李亚平作题为“江苏水安全形式分析与思考”的特邀发言。他介绍说,江苏滨江临海,河湖众多,水系复杂,气候多变,既有水多、水少等传统水问题,又有水环境、水生态等新的水问题。“十二五”以来,江苏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部署,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蓄泄兼筹,洪涝兼治,基本建成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成功抗御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洪水威胁;二是扎根长江,优化配置,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范围的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工程体系,有效保障了全省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三是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初步建立水资源与河湖管理保护制度体系,河湖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四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基本建成综合配套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保障了全省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李亚平指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将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提高“两个率先”发展质量与水平,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对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李亚平表示,全省水利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目标实现,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着力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为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奠定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
年会颁发了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技奖、年会优秀论文奖和刘光文水文科教基金奖。清华大学张楚汉院士、国家防办张志彤主任、水利部农水司王爱国司长、中科院生态中心李叙勇研究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金海副主任、扬州大学刘超教授,以及大禹奖特等奖获奖单位代表中国水科院严登华教授等7位专家和代表也作了特邀发言。
学会十届理事,各分支机构、省级学会、单位会员代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的技术骨干,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外友好学会代表60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供稿:省水利信息中心 楼锋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