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城”系列报道三
锡城人的枕水情怀,向上追溯,应该是要到泰伯开凿伯渎港,让运河写入无锡的历史版图时期。
无锡的运河没有南京秦淮河般的浪漫,也没有扬州运河那种吸引隋炀帝的风华,可能也没有苏州枫桥夜泊的那种诗意,却只有无锡特有的枕水人家的江南韵味。现在无锡古运河南长段,很好地展现了无锡人的枕水情怀。这是自泰伯开始,无锡人养成的一种习惯。
逐水而居,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水提供了人类生产生活各种的便利,却也由此会有水患的侵扰。治水患,兴水利,锡城的发展,诉说着人与水之间的情怀。
安,固守锡城一方水土
南长街,古运河畔,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现在已经是锡城年轻人聚会休闲的好去处,轻酒吧、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店铺以及历史古迹沿着运河蜿蜒盘旋,绘就了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墨,有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美誉。
而往前追溯十几年,南长街却是另外一幅光景:因为地势低洼,南长街一带是锡城有名的易涝区域,沿河的防洪墙高达0.5-1米,沿河的居民家中一般都自备排水泵,以便在洪涝中随时发挥作用。
而随着无锡防洪工程运东大包围的实施,无锡主城区的内河水位实现可调可控。南长街古运河游船公司的汤主任告诉笔者,2014年6月,南长街清名桥历史街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中的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的组成部分,无锡城市防洪工程功不可没。内河水位能常年稳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汛期不涝,旱期不枯,游船能一年四季在古运河游弋。沿河高耸的防洪墙也被古朴的栏杆所替代,设在南长街沿河的无锡汛期警戒的“南门水位”因为常年不超警戒,也告别了历史舞台,仅仅成为古运河游船运行中的水位标尺。
南长街沿河的商家、百姓也受益良多,再也不用在汛期看老天的脸色提心吊胆。
我心安处是吾乡。
治,临湖水乡日新月异
漫步在蠡湖畔,作为蠡湖十年治理收官之作的金城湾公园里人头攒动,冬日的暖阳里,家住公园附近的曹阿姨耍得一手好太极的飒爽英姿吸引了过往人流的目光。曹阿姨告诉笔者,她先前并不住在金城湾公园附近,7年前,她看到无锡市对蠡湖治理有大动作,身为老无锡的她对水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说服了家人把房子买在了金城湾附近,看中的就是近水楼台的发展前景,果然,2012年金城湾公园的全面完工,验证了她当初的慧眼识珠,她几乎每天都会到金城湾公园耍太极,练身体,也认识了好多在此放风筝、练轮滑、跳广场舞的乡亲邻里。家长里短间,都对金城湾日新月异的变化赞叹不已。
金城湾是东蠡湖最东北的一个角落,以往遍布鱼塘,环境恶劣,沿湖除了工厂就是农田,没有人气。近年来,无锡市花大力气,用大手笔将金城湾地区53.5公顷实行退湖生态工程及整治河流水系工厂,全面改善金城湾地区的生态环境。各地产商也把目光瞄准此处,陆续在沿湖开发了诸多高端楼盘,蠡湖新城的地产增值效益凸显。
金城湾公园的建成开放,使环蠡湖开放景区38公里岸线全部贯通,成为沟通无锡新老城区的重要纽带,最大限度地带动无锡城市的旅游效应,实现了“蠡湖拥抱城市、城市亲近蠡湖”的宏伟蓝图。
亲水,永远是锡城人永恒的追求。
净,调得活水温暖人心
水乡不缺水,缺的是好水。无锡水利局王鸿涌局长如是说,无锡一直在打造清水净水的城市上不懈努力,孜孜追求。
“河长制”管理从无锡走向了全国,但无锡在河道管理方面却从未止步不前。经过前几年的综合治理,无锡的河湖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太湖连续8年实现“安全度夏”,城区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如何守住现有的成果,让河湖环境趋稳向好,无锡人加大了调水引流的力度,把目光瞄向了城区的每一条河浜,通过工程建设沟通了水系,并利用现有的泵站工程让城区河道的水流动起来,增强了河道的自净能力。
无锡主城区羊腰湾片区的吴寿鑫老人在世时曾经有过一本“水质日记”,从2000年开始,每天一段话记录了家门口冷渎港的水质,呼吁加强河道治理。无锡市“让河水流动起来”的行动,让水质的转变在他的日记里一一记录,日记里最后的记录是“(2014年)5月15日,周四、晴,气温19-27,水色:浅绿色。”河道从黑臭转变成正常的水绿色,吴寿鑫老人看到了自己和全市护水卫士执着后的成果。
水流动起来,活的是城市的河道,暖的是城里的人心。
近年来,无锡市通过太湖边的梅梁湖泵站和大渲河泵站,每年抽调8亿立方米太湖水入城,城区的大小泵站每年调水2.5亿立方米,拉动了城区河道的水体流动,给百姓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水环境。
城市变迁,不变的是那一缕乡音;世态万象,牵挂的是那一丝乡愁。每个锡城人的心里,都住着那一泓清水。枕河亲水,换来锡城人的一帘幽梦。(作者:无锡市水利局 江文波 刊登于《新华日报》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