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间投资观察之二:财政资金引导,融资渠道更宽
四两拨千斤,财政资金作引导
每到周末,徐州贾汪紫海蓝山度假区都很热闹,游客或流连于紫色的马鞭草、薰衣草花田,或穿梭在形色各异的石头房子、瓦片装饰的建筑中。“当初建这个度假区时,真没想到会拿到600万政府基金贷款,这给我很大鼓励。”紫海蓝山负责人告诉记者。
他所说的基金,就是省财政厅去年设立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设立这支基金,是财政资金改基金的一次尝试,也是落实国民待遇的缩影。为消除民间投资的顾虑,省财政厅专门印发《关于申报和安排政府性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各类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分配下达中,不区分国有、非国有、混合所有制,对审核合格并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政府投资行为,向来是民间投资的方向标。促进民间投资,我省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出“新招”。一是设立引导基金,先后设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其中70%用于民间投资项目。二是资金改基金,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结合,进行共同投资,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投资渠道。目前正在运作的有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一带一路”投资基金、铁路建设发展基金、沿海产业投资基金、养老投资基金等。不仅如此,还设立省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了大量民资参与的子基金,正与各类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对接,今年将达1000亿总规模。在这些基金中,财政资金均发挥着引导作用,吸引各路资本投入,四两拨千斤,共同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基石。
降本减负,拓宽融资渠道
江苏华育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营教育信息化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是社会发展、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义务,纳税就是其中之一。”董事长蒋旭说,每年暑假是业务高峰期,需要现款买原材料,产品销售回款则要等一段时间。2012年-2014年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找了多家银行、投融资界都没能解决。直到2015年,公司凭借纳税记录获得100万元贷款,随后获得300万元科技贷款,这才打开融资之路。
去年以来,我省江苏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等纷纷推出税银合作类产品,上万户企业累计获得贷款近80亿元,这些企业此前几乎从未在银行获得贷款。我省还在10个县市探索开展农房抵押贷款,36个县市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扣贷款试点,部分银行推出“小股权+大债权”,为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融资拓宽了渠道。今年一季度,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5万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29.4%。民营企业累计上市融资规模近20亿元,通过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1821亿元。与此同时,还建立了银、政、再担保合作的风险分担模式,增强了小微企业贷款的获取能力。
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随之下降。我省建立了省市两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今年3月份利率同比下降109.1个基点,小微企业感受最为明显。
南京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朱华说,最近两年与创业企业接触,发现其创业激情、创业活力、创业项目远超想象,这也是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呈现。
民资创投,发力科技企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各地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创客空间。东风创投负责人严冬投资的“创客兴智汇”于2015年9月在南京高新区成立,目前已经有20多个创业项目入驻。这是一家完全由民资设立的“创客空间”,全省类似的省级众创空间有207家,其中115家是民资设立。而在全省已建成的567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民间资本投资占了一半。严东告诉记者,投资这一领域,就是看中了未来创业者服务市场的庞大。
创投与科技企业,是天生的伙伴。在江苏,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民间资本占比五成。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我省设立了3.5亿元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通过风险准备金形式,补偿天使投资机构对初创期小企业的资金损失。截至去年底,累计引导创投机构投入12.5亿元,支持294家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
除了科技型企业,民间创投机构、私募基金希望获得更大的投资领域。江苏迦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虹呼吁,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PPP项目中设定较为宽泛的要求,使得以民资为主的创投机构、私募基金能够参与进去,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益。本报记者赵伟莉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