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在搞好民营经济初创业的同时,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小微企业升级工程” ,到2018年“微升小”企业2000家以上,“小升中”700家以上,“中升大”50家以上。
推动民企提档升级,首先要让民企强身健体,以“强”素质带动“大”规模的提升。当前,民企中普遍存在一个 “死亡峡谷”现象:即许多企业在创业期最初3年就消失了,这是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有资金花得差不多了,融资、技术和管理进入瓶颈期,稍有不慎,即被淘汰。谋求走出“死亡峡谷”,企业既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既要强健体魄,又要强健精髓。
许多企业在创业期最初3年就消失了,这一阶段,自有资金花得差不多了,融资、技术和管理进入瓶颈期,稍有不慎,即被淘汰。
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 中小企业 平均寿命仅为3年左右,60%的中小企业5年之内被淘汰。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方生方死,虽然属于常态,但是寿命过短,必然会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民企中普遍存在一个 “死亡峡谷”现象: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实现大的跨越,最终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在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环境里,我市民企将如何顺利走出“死亡峡谷”?
从“小散乱”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从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注意的是在发展中,既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既要强健体魄,又要强健精髓。大与强,是民企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企业规模过小,不利于企业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不利于抢占市场份额和扩大经济效益,也就没有树立品牌的实力,难以抵御市场风浪的冲击。
通过借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尽快实现企业模式“专精特新”(生产专业、技术专有,工艺精湛、质量精良,产品有特色、品牌特响亮,盈利模式新、营销模式新),推动我市民营经济从小、散、乱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我市民企走出 “死亡峡谷”的必由之路。
民企到了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何很难实现跨越,最终面临淘汰厄运?从企业角度来讲,除了企业家存在小富则安心态之外,关键因素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制度落了伍。
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制约我市民营企业壮大的主要瓶颈是落后的家族式经营,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技术创新,将是民企强健精髓的有力之举,更是民企强健体魄的基础工程。
而提升民企素质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家素质和人才素质,市中小企业局上述负责人说:“我市企业家群体中,‘农民企业家’比例不小,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选聘管理人员时,又多是选择家族成员或没有管理经验的农民。 ”
如果说,农民企业家在赚得“第一桶金”时,靠得是眼光、胆识和勤劳,那么,在谋求企业进一步扩张时,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本运营和现代化管理。
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队伍素质,将决定着民企能否顺利从“死亡峡谷”脱险。
树品牌,不唱配角唱主角
品牌大小,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占据优势。眼下,我市民营企业对开拓市场、创品牌的主动意识不够,宁愿做“贴牌”加工,而懒得去创品牌,结果成了别人的“配角”。
缺乏品牌,是我市民企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没有品牌效应的带动,我市绝大多数民企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和产品同质化的竞争中,随着同一层次市场容量的逐步饱和,经济形势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最终走向倒闭。
一年时间,为7项国际大赛供应器材,其中包括仁川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举世瞩目的重大赛事,这是乐陵市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器材公司品牌战略迈出的强有力的一步。然而,许多年前,泰山体育还起步于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但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泰山体育在不断创造诸多“中国第一”的同时,还牢牢抓住了挺近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时机。瞄准大赛事原因显而易见:让泰山体育在大赛上频繁露脸,将大大提升“泰山体育”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而凭借着强大的品牌优势,目前,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在竞技体育领域已经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产品出口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泰山体育通过品牌战略牢牢地占据了市场优势。
应该看到,是否拥有自有品牌、品牌影响力大与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唱“主角”还是唱“配角”。
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市民营经济上水平、实现新跨越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手抓金融,一手抓创新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得到银行青睐更是难上加难。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已经成为悬在民企尤其是中小微民企头顶的达利摩斯之剑,大量企业皆因资金问题倒闭歇业。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眼下,在整体资金利用状况依然趋紧的大环境下,我市资金紧张程度与上季度比仍未见好转迹象。二季度,在被调查的我市487家企业中,认为 “资金充裕”的仅占2.47%,比上季度减少0.61个百分点;认为 “资金紧张”的占14.4%,比上季度上升2.08个百分点。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困扰着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
想走出困境,企业家必须将科技、金融和产业融合创新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一方面,将眼光盯紧产业最前沿,加强与科研院所尤其是大院大所的联系,在优质的科技成果带动下,撬动更多市场,吸引投资者关注;另一方面,必须拓宽资本获取渠道,在间接融资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到资本市场找米,通过直接融资带动间接融资。
此外,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更为宽松的环境,虽然经过数次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已经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之一,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我市许多中小企业主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仍有更高期待,办事难、办证难仍然存在于一些部门和环节,必须建立起更加透明、更加务实的政务信息平台,让民企能及时了解有用的信息,降低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我市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是不断放开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设计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程序,对民营企业要做到 “蓄水养鱼”,而不是 “杀鸡取卵”,政府应该降低税、费,鼓励民企将钱用于再投资,扩大企业规模。但同时也要注意,各级政府在鼓励民企加大投资时,不能头脑发热,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影响下,不顾实际地催促企业盲目上马新项目,从而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