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南京委员直斥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18.01.2015  20:41

   8成普通病患蜂拥大医院,区级医院7成床位空置

  新华报业网讯 “在民盟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的调研当中,我们发现,目前南京的一些三甲医院一床难求,社区医院床位空置率却高达七成。”18日,在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民盟委员、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郑雪平介绍,当前“看病难”主要存在于大医院,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区布局,并建立分级医疗诊疗体系。

  “患者都是十分务实的,尤其是悠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时候。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不仅仅是指医疗资源集中在全市的某一区域,更特指优秀医师、高端医疗设备都集中在三甲医院。患者云集必然导致看病难。”郑雪平说,政府应当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区、薄弱区布局。“南京目前正在布局南部新城、江北新城、麒麟新城和河西新城四个医疗中心,真正缓解主城区大医院的看病难,新城的医疗中心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匹配经验丰富的医师。

  在调研中,民盟委员们发现,80%以上的疾病其实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但即使是小病,患者也更倾向于到大医院就诊,究其原因,是社区医院医疗功能的弱化。

  “就拿南京来说,以前每个区都有区级医院,一些区级医院的特色科目不比大医院差,比如玄武医院的中医外科、秦淮中医院的舌科和中医妇科等。”郑雪平说,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对社区医院的考核重点在慢性病登记率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并不考核社区医院看了多少病、动了多少手术,在这种考核导向下,一些医院原有的优势科目反而被弱化,原先习惯到区级医院看病的患者也转向了大医院。

  郑雪平建议,扭转患者“看病就到大医院”的心态,一方面要改革社区医院的考核机制,医疗是第一位的,弱化对上门量血压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另一方面则可以向德国学习,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有病不管大病小病必须先到社区就诊,社区解决不了的疾病,再转到大医院。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鹿琳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