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赴云南调研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建设
4月23日至27日,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赴云南省腾冲市、德宏州专题调研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建设。
李昌平一行进村入户,与干部群众促膝交谈。先后深入腾冲市固东镇江东银杏村、中和镇桃树河村、荷花镇坝派村,瑞丽市姐相乡银井村等少数民族村寨和芒市后谷咖啡产业园。李昌平指出,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边疆省份。这里,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民族文化五彩斑斓,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基因库,文化大观园。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卓有成效。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昌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复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李昌平强调,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的原则。要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挑战、培育时代精神,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回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挑战,把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李昌平希望,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要与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努力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着力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着力做好特色、生态、绿色、有机农业这篇大文章。既要让农业生产食物饱口福,也要让农业生产景物饱眼福。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走农旅结合与文旅融合之路,把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民族刺绣、织锦、扎染、服饰、木雕、木刻、紫陶、银器、乐器、书画、内画、剪纸、凤羽砚、贝叶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打造旅游产品,不断拓展和完善民族文化内涵,并赋予现代表现形式,充分弘扬民族文化价值。
调研期间,李昌平一行参观考察了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德宏州梁河县南甸宣抚司署、陇川县景颇民族文化工作团,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展厅、傣族博物馆,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召开了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座谈会。李昌平指出,要坚持南向开放战略,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要面向农村、社区,抓好“种文化”“送文化”和“文化惠民”活动。德宏州资源富集前景广,创业创新机会多,要与台湾少数民族广泛开展现代农业、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以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国家民委国际司司长俸兰、副巡视员兰海滨,云南省、保山市、德宏州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