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发《中国民众经济信心指数报告》 旅游将成消费热点

28.12.2015  14:09

  交汇点讯 今天上午,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首次面向全国发布《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民众的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56.68(经济信心指数的数值大于50,即表明调查对象对经济形势趋于有信心,数值越高,信心越大)。交汇点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面向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

   民众对明年经济预期表示乐观

当前和预期经济信心指数的户籍差异

  紫金传媒智库院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表示,这份报告是通过对北京、上海、沈阳、铁岭、郑州、洛阳、成都、宜宾、南京、苏州、徐州、深圳、东莞等13座城市共计5300个城乡居民在国家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个人收入和消费意愿等四个方面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的评价进行调查分析。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民众的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56.68,而民众对当下的经济信心指数为47.64,对2016年预期经济信心指数则为65.72,两者相差18.08。这一数据意味着,虽然群众对当下的经济形势都评判不高,但他们对2016年即未来的经济预期都明显向好。

  报告显示,农村群体的当前信心指数低于城市群体,但未来的预期指数却高出城市群体(城市当前指数50.72,预期指数64.6;农村当前指数45.68,预期指数65.96);三线城市当前指数低于一、二线城市,但未来指数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当前指数44.9,预期指数65.42;一线城市当前指数49.01,预期指数65.33;二线城市当前指数49.35,预期指数65.33);中部城市当前指数低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但未来指数高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当前指数44.88,预期指数67.08;东部城市当前指数48.92,预期指数65.04;西部城市当前指数46.83,预期指数65.09)。

   女性对经济更有信心

当前和预期经济信心指数的性别差异

  此外,交汇点记者还注意到,根据报告中的数据,男性的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56.16,女性的经济信心指数为57.81。(女性消费者当前经济信心指数为48.97,预期指数而66.65。男性消费者男性消费者当前经济信心为47.54,预期为64.78),几个数据都表明,女性经济信心指数都要略高于男性。

  对此,周晓虹教授解释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与两性在社会角色和家庭担当上的差异有关,生活的压力、各种经济信息的冲击,使得男性比较女性而言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担忧相对较大;但另一当面,这一差异或许也与经济结构的转型相关,也就是说在大规模的制造业遭遇“严冬”的同时,服务业也许正迎来相对温和的春天。

  而从年龄上看,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对经济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而30—39岁,40—4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对经济的信心指数较低。尤其是40-49岁这一群体,其当前和预期的经济信心指数都是最低的。

  此外,白领阶层(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军人及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较高,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的总体经济信心也较高。而党派成员(包括中共党员,以及民主党派成员和共青团员)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比非党派成员更高。

   旅游成除刚需外最大消费热点

  关于2016年的计划消费和投资,5300位被访者的首选是日常消费,占比达到41.23%,第二位是教育,占31.51%。第三位是旅游(28.38%)。由于日常消费算是刚需消费,而教育仍然是大多数有孩子家庭的刚需消费,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日常和教育等刚需消费之外,旅游将成为明年民众消费的最大热点。

  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3座城市中,北京和上海的受访者,已经将旅游消费放在明年预计消费第一位,超过日常消费和教育。而南京的受访者在日常消费、教育和旅游在明年的消费计划中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分别为36.7%、34.3%和33.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南京比较热门的房地产消费,在13座城市2016年的消费趋向中,只有徐州和东莞两座城市的受访者将其排进了前三。对此,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教授表示,房地产消费排名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城市部分居民住房在常规上的配置已经基本完成,而改善型的住房需求远不如刚需来得迫切,所以民众对住房消费的太对也逐渐呈现出温和理性的趋势。

  闵学勤教授表示,旅游消费的排名靠前,也意味着一些一线城市,也已经进入了小康,也正在进一步向富裕城市迈进。

  交汇点记者 廖健伟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