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迷”刘方清改良民族乐器获专利
图为刘方清改良的带笛头的十孔管。盛义摄
我市“民乐迷”、市职工艺术团民族乐团团长刘方清对民族乐器情有独钟。今年,这位“民乐迷”将一件传统的民族乐器巧妙改装,制作成一种“带笛头十孔管”,成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近期,得知由市委宣传部、靖江日报社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即将开幕,沉浸在喜悦中的刘方清正和一帮乐迷朋友张罗着迎接这场音乐盛宴。刘方清是我市纪委退休干部,退休后,他应市总工会组织邀请,担任市职工艺术团民族乐团团长。刘方清对民乐的爱好,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1964年,还在上小学的他首次接触到中国管弦乐器,就着了迷。走进社会后由于工作繁忙,刘方清一直未曾有时间钻研乐器,这也成为他心中的遗憾。退休后,刘方清终于有了时间,开始醉心于民族乐器。而他最喜欢的民族乐器,莫过于管子和葫芦丝。
“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它们的音色有着西洋乐器不可替代的独特美,但民族乐器的音准,一直制约着民族乐器的推广、普及和发展。”刘方清说,管子这种乐器,音准难掌握是个突出问题。刘方清说的民族乐器管子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一般开有八孔或九孔。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民乐迷们喜爱的常用乐器。在吹奏管子的过程中,刘方清发现,传统的管子设计上存在缺点:音不太准,特别是在吹奏高音时,要想吹准音让人很头疼。刘方清介绍,在民间,许多乐迷大都在吹奏时用“吞吐”的办法来解决,即:用右手大拇指的力量将管子向唇的方向推进来改变含哨的深度,同时,嘴唇对哨面加力来获得音高。采用这种方法把握音准的能力太低,演出实践中把握音阶精准度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次吹奏西洋乐器单簧管时,刘方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中西结合改良传统管乐器呢?于是,他将单簧管的笛头拆下来,安装到了传统管子上,并在管身增加了一个孔至十孔。经过多次的改装,最终,刘方清在今年初成功将传统的管子乐器改良成了现在的“带笛头十孔管”。带笛头十孔管包括活动连接的管身和黑管笛头,管身的第二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七音孔、第八音孔和第九音孔的中心均设置在管身上表面的同一水平轴上,而第一音孔设在第二音孔右上侧,第三音孔设在管身下表面,第六音孔设在五、七孔之间,第十音孔则设置在第九孔左下侧。
刘方清介绍,改装后的管子有了高音“i”的专用音孔,彻底改变了传统管子靠指法加气息控制吹奏“i”音的状况。另外,管子释音孔的上移,也提高了超吹的灵敏度,方便吹奏者熟练掌握,适宜推广应用。
刘方清用“雕虫小技”改良传统管子的成果,经过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申报,今年8月成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有不少单位找上门来,希望商谈专利转让事宜。”刘方清说,希望自己对民族乐器的小创新能够实现产业化,能给广大民乐爱好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