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改革:活了林场,乐了职工

27.10.2015  13:05

  贵州省毕节市,一座大山里的城市,市域青山遍布。经过多年探索,毕节国有林场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走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毕节模式”。
  改革,改善职工生活
  毕节,森林覆盖率46.23%,现有国有林场12个,经营面积61.46万亩。改革前,全市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极为困难,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只有465元,职工居住的砖瓦房破烂不堪。林场没有收入,精力主要放在创收上,忽略了对树木的管护,林木资源流失严重。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把试验区国有林场全部划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这为毕节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
  2008年,毕节成立了国有林场改革办公室,办公室成员涵盖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协调一致,为改革提供了很大便利。”毕节市林业局局长彭华昌对《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说。2010年6月,毕节全市12个国有林场全部纳入县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
  “改革前,全市只有1000多万元资金来维持12个林场运转,困难很多。现在资金达到2亿多元,职工生活有了保障。”彭华昌告诉记者。如今,全市国有林场在职职工月收入已增加至3762元,离退休职工人均月收入达到3545元,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毕节各国有林场还积极争取各级资金1993万元,新建、改造供水管道1.135万米,新建、改造林区道路68公里,架装电力、通讯线路1.695万米,改造职工危旧房3万多平方米,基本解决了林场的用水、用电、出行等困难。
  改革,完善发展机制
  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并不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全部,也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解决国有林场面临的困境。改革,最终还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毕节开始按照“管办分离、精简、高效、协调”原则,从制度上保障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
  早在2013年,毕节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林场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同年,毕节成立林场管理办公室,对国有林场改革进行统筹协调。
  2014年,七星关区率先将该区拱拢坪和白马山两个国有林场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理顺了林场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目前,毕节12个国有林场共有正科级1个、副科级3个,正在办理升格副科级手续的8个,全市国有林场内部机构更加完善。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毕节国有林场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逐步解决林场职工老龄化、低学历问题。已在林场工作3年的女大学生左碧,2012年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来到了拱拢坪国有林场。“来之前,担心离家远,会有落差。但看到林场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让我看到了林场的未来。”左碧告诉记者。最终,她选择了留下,“这里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比我刚来时改善了很多。”左碧说,她现在每月工资能够拿到4000多元。
  完善的制度措施保障了国有林场在改革后的规范化运作,促使林场干部职工将工作任务完全转移至“少砍树、多栽树、栽好树”上,森林资源得到更有效保护。据毕节市林业局副局长高守荣介绍,目前,毕节市已形成了改革管理体制、推进分类经营,改革激励机制、推进招商引资,改革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发展,改革考评制度、推进责任落实,改革机构设置、推进队伍建设的“五改五推”的“毕节模式”。
  改革,让林场焕发生机
  如何通过改革让国有林场的发展更具活力?毕节给出了答案:同级财政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将林场发展产业取得的收入全额返还给林场,60%作为林场发展资金,40%用于工作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林场和职工的积极性,为林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高守荣说。
  采访期间,记者在赫章县水塘国有林场看到,林下种养殖、苗圃等林业产业正在兴起,初具规模。“国家现在的政策好。林场对47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国家补助2万元,职工只需拿三四万元就能住进楼房。”场长王朝远告诉记者。目前,林场已有超过2/3的职工入住新居,告别了低矮破败的老土房。
  在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也正发生着质变。改革前,这里与其他国有林场一样,面临发展困境,很多职工外出谋生,林子看护成了难题。44岁的刘强是林场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保护林子,他和同事自制防御工具,24小时蹲守,随时与盗伐者搏斗。“没有办法,再不抗争,就眼睁睁看着这片林子被毁了。”说起当时的工作环境,刘强很是激动。现在好了,林场利用区政府扶持的5万元资金安装了20多个探头,职工工作强度降低了,资源管护效率也显著提高。
  早在2002年,拱拢坪林场就已开始筹建森林公园,但条件所迫,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如今,总投资接近5500万元的森林公园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森林公园建成以后,我们将免费开放,让更多人亲近大自然,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生态成果。”场长彭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