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特写:“2017年愿每一个生命都鲜活精彩”——急诊室里的跨年见闻

04.01.2017  01:31

(新华社:2017-01-02)

  “嘟,嘟嘟……”2016年的最后一天,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的急诊抢救室里,又一名病人被紧急连上心电监护装置。监护仪每隔10秒钟便发出规律的报鸣,如同钟摆滴答,又似新年倒计时,伴随着医护人员的紧张忙碌,一秒一秒地走到2017年。
  上午8点,急诊科副主任秦海东开始带着医生查房,全面了解在诊病人的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这是雷打不动的时间和程序,2016年的最后一天与平常工作日没有区别。
  位于一楼的急诊抢救室是急诊科的枢纽,几乎所有病人进来都要经过这里。五六十平方米的房间有8张床位,上午10点已经躺满病人。
  “在抢救室,时间就是生命!”秦海东说,病人经抢救后需要迅速预诊分流,既让他们得到精细治疗,也为接诊高峰的病人留出空间。
  但病人的期待总是高于这个枢纽的流速。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每年要抢救上万例危重病人,接诊约20万名病人,是南京城南接诊量最多的急诊。医生张秀群说,病人多让抢救室成为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地方,“病人都想先得到救治,但急诊病患也有轻重缓急,医生在抢救的同时要花大量精力安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
  上午11点,抢救室护士长孙琦赶在12点至14点又一波接诊高峰来临前赶紧休息一下。她在急诊工作了30年,却对2016年一位病人家属说的两个字触动最深——一名高危病人在抢救中需要采取特殊手段,家属不理解与医护人员起了冲突,医护人员顶住压力把病人救了回来,患者妻子很不好意思地轻声对医护人员说了声:“谢谢!”
  12点多,刚才还空下来的抢救室又开始人满为患。张秀群悄悄对记者说,他很害怕过节,因为节假日对医生意味着超高负荷的工作。“10年以前,全科的活儿5个医生就能干完,现在我们有20多个医生,110多个护士,却仍然力不从心。”秦海东指着抢救室的病床说,床上十有八九是老年人,老龄化的加速让医疗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
  下午5点多,2016年的最后一缕阳光从几百米外的明城墙头落下,急诊室里晚班医生刚刚就位,又一波病人已经在分诊的护士站前排起了长队。晚间,普通门诊关闭,所有病人都要涌向急诊室,救护车还断断续续地送来一些危重病患。
  晚上11点半,3公里外的市中心南京新街口,霓虹灯下人们正在商业广场三五成群准备倒计时跨年。抢救室里的医生周峰,从傍晚接班到这时已经抢救了13个病人。他半靠在护士台后的椅子里,掰着手指头:“3个心梗、3个脑梗、1个主动脉夹层……个个危重,放松下来才发现腿都软了。”
  零点钟声敲响时,急诊科的电梯仍然忙碌,陆续有经过抢救的病人被送到五楼的急诊室留观病房。
  当人们都在欢迎2017年到来的时候,留观病房的值班医生鲍磊却遇到了他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一名41岁的脑梗病人病危,家属难以接受,情绪激动。他刚与家属谈了一次,自己就支撑不住了。为抢救这个病人,他从下午5点半上班到这时滴水未进,饭也吃不下去。他到休息室歇了口气,又跑回病床,在家属的叹气声中,默默地看着病人。这时,走廊里的时钟正好指向零点01分。“陪在那里,家属才能更容易接受这个事实。”鲍磊说。
  零点30分,医生值班室的电脑屏幕上,光标还在没写完的病历上闪烁。新年的第一个凌晨,鲍磊几乎没法睡觉了,除了病危的病人,他还有很多病人需要及时处置。“2017年,希望每一个生命都鲜活精彩!”他说。
  凌晨的寒风中,记者在急诊大楼外看到,仍有病人接连被送来。新的一年到来,在这栋大楼里,对于病人和家属而言,正在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也许才是新年的“第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