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的残疾人选手在宁秀技能 靠职业技能,生活得更有尊严
新华报业网讯 “去掉‘残疾人’三个字,大赛的每一件作品不管放到哪儿,依然是精品!”7月11日-12日,来自全国的843名残疾人选手角逐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现场秀起了美甲、动画制作、按摩、陶艺等绝活。在他们身后,是全国8500万残疾人期待的目光:靠职业技能实现不残缺的人生,让体面的职业创造有尊严的生活。
巧手绘出美好人生
毫厘之间绘就精彩人生。12日下午,大赛结果揭晓,来自南京的残疾人姑娘毛敏获得美甲组金牌。她的创意是,在10个指甲上画出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古堡、马车、水晶鞋……犹如一幅幅生动变幻的油画。
高中毕业后,毛敏刻苦钻研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美甲等技能,如今样样精通。“残疾人靠美甲创业就业的已有不少,这些技能不需要很强的体力,只要细心耐心,热爱美,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毛敏自信地说,小小指甲,已成为她人生的大舞台。
“本届大赛删减了一些传统手工项目,新增了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轻体力的新项目,如数据处理、手机维修、美甲等。”中残联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李强表示,此举是为了让残疾人更能适应用人市场的需求。
为此,我省选派的32名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也包括科技类、生活服务类等新领域,展示了残疾人不仅是弱者,更是勇者、智者的精彩一面。
省残联理事长高晓平表示,江苏现有残疾人479.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4%,涉及1400万个家庭。最新调查显示,全省城镇残疾人就业率为76%,农村转移就业率为46%。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更渴望走出家门、自食其力,就业脱贫是他们的普遍诉求。
我省正在探索“劳动福利型助残”路径,残疾人职业培训进入常态化轨道。仅去年,全省就举办了残疾人美甲、电子商务、速录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2.6万名残疾人接受培训,近1.7万名残疾人就业。
“互联网+”开辟一片天
除了技能大赛,残疾人技能展示和产品展销也很有看点。人气最旺的当属江苏展台,多家机构联合展示了“互联网+”为残疾人就业开辟的广阔新天地。
“比如客户远程传输一张孩子的照片,面包坊会根据照片设计卡通图样,再用这台3D打印机打出模具。由残疾人面点师在模具里灌制饼干烘烤,或制作生日蛋糕等,这种私人订制很受欢迎。”展台负责人姜文国说,在所有残疾类型中,智力和精神障碍残疾人最难就业,而网络可以弥补不足。爱德面包坊今年新门店筹建时,首次推出网络众筹,一下筹集了30多万元。智障人群、包括自闭症人群由此得到工作机会,享受自信和快乐。他们用苦学来的技艺端出一份份美味,也在不断感动顾客。
“跨界”嫁接出新果实。此次展出的“汇爱坊”助残公益实体店已开进南京总统府,他们将残疾人文创产品和旅游产业嫁接,营销层面从实体店延伸到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赢得了口碑和市场。
网络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生产、销售的便利,还实实在在提供岗位。互联网展厅的宿迁市京东客服中心为残疾人创造新职场作了示范:50多名残疾人就职于京东商城“阳光天使”客服平台,成为优秀的客服人员。
仅去年,全省就有2561名智力、精神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像他们一样,实现了辅助性就业。全省共向这些机构发放补助资金680万元,支持473家工疗站、农疗站、残疾人托养中心以及庇护工场,让最困难的人群通过劳动获得一定收入,解放他们的家庭。
他们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本届大赛成绩昨天出炉,江苏代表团获得三项金牌,团体总分列全国第二。技能大赛和常态化的技能培训让一大批残疾人掌握技能,赢得自信和尊严。
一团泥巴,仅用右手就能娴熟地完成100多道工序,制成一把精美的紫砂壶——43岁的蔡春英就是技能大赛走出去的创业明星,“单手紫砂壶大师”的名气越来越响,她制作的壶一把至少卖上万元,她的工作室已有5名学徒。
“有人说,健全人找工作都难,更何况残疾人?这种说法忽视了残疾人的权益,损伤了残疾人的尊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接受采访时表示,实践证明,残疾人身上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量。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最新开展的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就业率为40%。张海迪认为,数据并不出彩,仍有许多努力的空间。
不靠救助靠自己,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获得更有尊严生活的钥匙。连续4年,我省都将“扶持2万名残疾人就业、为2.4万名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实事工程,现已帮助9.1万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10.1万名。
但不容忽视的是,残疾人工作后收入低,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现有就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等因素,仍是制约残疾人有尊严生活的绊脚石。高晓平表示,下一步,我省将试点开展购买残疾人就业培训,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新领域。今年全省将新增辅助性就业场所100个,新安排辅助性就业残疾人3000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3000名,全年将安排4000名农村残疾人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本报记者 唐悦
原标题: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