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博:最大限度还绿地于民 生态红利引居民“回巢”
人民网武汉9月25日电(郭婷婷洪兵)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将绿地率增加12.3个百分点,最大限度让地于民、让地于绿;在园博园建成后,附近搬走的老百姓又“回巢”了,真真切切感到园博带来的“生态红利”……本届园博会口号几经修改之后选择: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将举办园博会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了为城市居民打造绿色生活上,用自然生态改善社会生态。
从规划之初,武汉园博就确立了永久惠民的理念,按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座“绿肺”的出发点来做,没有一点花架子。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不求规模最大,展园最多,希望最具特色,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精细设计、精细施工。武汉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打造“百年精品、世纪园博”,谱写美丽江城生态文明新纪元。
民生园博,重在为民。在规划阶段,武汉园博组委会就主动向常安佳苑、紫润明园、香缇美景等周边小区居民征集意见,听取居民“多绿化”的建议,在建设中压缩约5万平方米建筑体量,将部分楼阁亭台等建筑改为绿地;调减25万平方米硬质铺装,将硬质的市政沟渠改为生态草沟,水泥材质的园路和广场改为草坪砖等透水设施。绿地率由62%提高到74.3%,增加12.3个百分点。
昔日脏乱差的垃圾场,已变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景观带。最新数据显示,园博园建成后,人均可新增公园绿地0.2平方米,每年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为周边数十万居民创造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但环境变好了,公交等配套设施的增加还让他们享受到了出行、购物的便利。
“得知垃圾场上建起了园博园,小区好多人都纷纷回迁。”28岁金银湖新村居民付洁感慨说,从出生起,就住在金口附近,亲眼见证了这片区域的脏乱差。结婚后,她一度不愿回到娘家,担心周围的环境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影响。但现在,这里变成了武汉生态最美的公园聚集地。她几乎每天都会带女儿过来散步。“武汉人在我的家门口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付洁说。
据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周边东湖常安、鑫桥、四季花城社区,五年前入住户数仅10000户,截至目前,入住户数已达到17231户。因园博建设改善周边居住环境,使周边社区入住率增加了约50%,其中回迁户达600户左右。
张公堤上,一带十园,占地3000多公顷的绿色部落,绽放异彩。金秋九月将向世人诉说“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
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
生态园博绿色生活
视频:
人民网直播:第十届园博会武汉启幕92个城市参展
武汉园博会开幕在即记者揭秘灵秀湖北园
人民网记者先行探访武汉园博园
文字:
武汉园博为绿色生活“转身”垃圾场变生态公园群
武汉园博会国庆期间加开夜场票价最低50元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会9月25日开展117个场馆开门迎客
组图:
第十届中国国际园博会武汉启幕人民网全程直播开幕式盛况
武汉园博:以全国海绵城市试点为契机打造城市转型新样本
武汉园博会本月开幕117座园区在汉落成本网报道组提前探秘
高清组图:武汉园博会开幕在即湖北展园景点纷纷亮相
武汉七旬老艺术家创作《汉口里工笔画》 16副图再现大汉口商业繁华
延伸阅读:
绿地集团广西第四个综合体奠基总投资100亿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向跨国公司发出邀请
谌贻琴:写入“一带一路”规划凸显生态文明论坛价值
江苏大丰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全面提升生态意识促进国家生态文明现代化
原标题:武汉园博:最大限度还绿地于民生态红利引居民“回巢”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