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全球变暖步伐的气候模型将更准确 这颗卫星月底发射
预测全球变暖步伐的气候模型将更准确 这颗卫星月底发射
将在150万公里外看地球污染
龙虎网讯 是不是只有地球有“雾霾”?全球变暖人为污染排放和太阳辐射的“助推”谁功劳大一些?日前,据了解,人类首颗在地球“向光面”监测大气污染的卫星即将在本月底发射。科学家认为,它的观测数据对改善全球气候模型将有重要意义。
被“雪藏”的环境卫星
十多年前,美国宇航局曾建造了一颗名为“外层太空气候观测站”的卫星,用以实时观测全球变暖的情况。这个建造计划是根据环保先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提议建造的。
戈尔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讲话提出了这个想法,要“更清晰地展示地球”。他想象有这个探测器,可以从地球接受太阳光的那一面对地球进行持续的实况探测,并通过互联网发布出来。他还希望这个探测器不仅能用于科学研究,还能提高人们对地球环境脆弱性的意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颗卫星被“雪藏”了十多年。
目前卫星直接探测空气污染研究还很有限,都是基于卫星可见光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然后结合大气化学模式和订正的方法,计算出颗粒物的含量。由于目前传统的卫星观测气溶胶是利用可见光波段,必须在晴空无云的条件下才可以获得。而从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即便是晴空无云条件下从卫星探测的角度来获取颗粒物的浓度,平均误差也在40%-50%。
150万公里外看地球污染
上周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这个深空气候观测站(DSCOVR)的计划,并表示将在今年1月29日发射,这让很多科学家感到振奋。如果一切顺利,这颗卫星将在110天后到达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日点L1轨道。
据介绍,这颗卫星上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直接看清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一是多色成像照相机(EPIC),另外一个是地球辐射计(NISTAR)。其中,EPIC相机能测量云层反射率、大气中的浮质、臭氧以及水汽含量,诸如颗粒物污染、火山灰和季节性植被的污染因素;而NISTAR是一个腔式辐射计,能够直接连续地监控地球反照率,即地球将太阳能反射回太空与地球吸收太阳能的比率,能在0.2到100微米范围内分四个波段,测定来自地球的能量,能更好地理解因人类活动及自然现象导致的地球辐射收支的变化效应。
从150万公里的外太空持续观测地球的阳光,这对于改善全球气候模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数据。专家说,这种观测位置,可减少对地球辐射收支估算误差的1.5%,对目前的测量有两倍的改进,对气候模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卫星还会每隔几小时就在网上发布“地球快照”,供科学家使用。
地球“扔”出去多少能量将揭秘
全球变暖的话题一直处于“高烧”阶段,南京大学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科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于进入工业化之后因人类活动导致。这成了当今决策者们最重要的科学依据。
不过,尽管“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已成为结论性判断,但在太阳科学领域,还是存在一些细节上的讨论,比如气候变化是否也有太阳因素在其中,如果有,其是加剧还是减缓气候变暖,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始终被完全不同的观点所包围。有时,同样的数据甚至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几年,越来越多对于太阳和地球气候关系的研究出现,无论是历史比较还是卫星数据分析,越来越多太阳因素与地球气候变化关联的证据出现,这也使得研究全球变化的人开始逐渐重视起太阳因素来。
“气候变化并非说地球只会变得越来越热。实际上,我们会看到很多时候,冬天也会变得很冷。地球的大气层会消解太阳辐射,但能量不会消失,那么能量到哪儿去了,又到什么地方突然释放出来,这些都还说不清楚。”据悉,深空气候观测站将跟踪日常的天气模式和季节性植被变化、监测大气污染,并对地球将多少能量“扔”到太空做最精确的测量。金陵晚报记者 于飞 编辑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