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降息上的是一道改革菜
昨天,央行降息的消息一出,很多人的手机瞬间被这个消息“刷屏”。这不仅是因为28个月来央行首降息,更多是大家从中嗅出了浓浓的改革味道。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往浅了说,这起码是个利好。当下,实体经济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当突出。在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实体经济像庄稼盼雨露一样盼降息。即便是对于普通老百姓,小年轻们能降一点房贷,退休老人银行里的存款也能多点利息。
而最引起业界反响的是,这次利率调整和以往动作不一样:采取了非对称方式,扩大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简化了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显然,这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可以看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表现。
这几年,大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声很高,但很多时候限于条件,只能小步迈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在逐步健全,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也在向好了发展,自主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条件逐渐成熟。这次调整,就是把货币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最显著的改革,是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同时,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扩大居民消费,提振内需。
此外,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与调整前水平相当。同时,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也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还有,此次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化和合并,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健全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与其他改革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其目标,同样是最终建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此次调整举措,大家不仅要觉得好吃,而且要看到它是改革宴席上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