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心,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
清明时节,花红柳绿诉说着春意,世事无常的阴云却笼罩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潜涛心头。他的恩师——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理论的探索者——罗国杰先生于2015年3月9日清晨离开了他毕生耕耘不辍的土地,停下了对中国伦理学事业的思考。
恩师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痛苦、忧思焦灼着吴潜涛的内心,默默数着罗国杰离开的日子。点燃一炷心香,披上一件外套,正筹备清明祭扫的吴潜涛静坐在窗前。“老师仿佛并未走远,他还牵挂着伦理学呢”,吴潜涛喃哝道。翻开了那本泛黄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他陷入了对恩师罗国杰深深的思念。
罗国杰手捧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送审稿。郭红松绘
人心正,信仰如一开新学
“老师的最后十年,为信仰和学术倾尽了心力。”作为学生和同事的吴潜涛回忆起罗老先生的最后时光,扼腕长叹。眼前浮现的,是一盏孤灯,几件破旧的家具,泛黄的草纸和书案边先生枯瘦挺拔的身躯。
信仰如一,是身边人对罗国杰的一贯评价。罗国杰受命研究伦理学,编订新中国第一本伦理学教科书,为伦理学教材构建了新的框架和体系。伦理学是他的学术生命,马克思主义是他的人生信仰。
自打学术上与罗老先生结缘以来,“人心正”始终是罗老留给吴潜涛不变的印象。
对于吴潜涛来说,罗老先生与其说是传道授业、晨提夕命的师者,不如说是身正学深、德高望重的长者:“罗老师常说,正人先正己,只有自己心正,才不畏风吹浪打。”
回忆起两鬓霜染的罗国杰在完成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送审稿时的欣喜场面,吴潜涛眼眸再次泛光,“罗老师脸上的微笑让我终生难忘”。
这句镌刻在吴潜涛心里的“正人先正己”时刻提点着他自己,告诫他如何“行为人师”。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他来说,唯有时刻谨遵师命,正己后正人,方能告慰罗老魂灵。
心正人,家国情怀育栋梁
罗国杰常说:“学伦理的人一定要讲道德,要做一个有底线、有原则、大写的人。”在国家急需伦理学人才之时,这句话鼓舞激励了一大批立志学习研究伦理学的年轻学者,仿佛成了入门“试纸”。
“虽然我年事已高,但还要继续努力。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再接再厉。”回想起罗老晚年的一句话,吴潜涛悱恻难眠。
罗老奉献国家之心、建设国家之志,感染了一大批年轻学子。在罗国杰的带动、鼓励、感召下,一大批伦理学精神火种在全国播撒。
提携后进,奖掖后学。罗老总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吴潜涛看来,“罗老师总是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他总说别人是好人,别人也不容易”。
“每日温习老先生的学术追求和人生信仰,让我充满了继续奋战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路上的信心和能量。”吴潜涛说。
正人心,道德文章著毕生
“怀家国、尊德性,道德文章毕生著;守道义、恪伦理,浩然正气长古存。”
此前,罗国杰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传统儒家讲求每日“三省吾身”来修身养德,他则坚持“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而今,“四问”则成了吴潜涛与罗老先生隔世情感对话和精神畅谈的主要法门。
在吴潜涛看来,罗国杰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理论的探索者,更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矢志不渝、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正人心,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吴潜涛说。观其毕生,先公后私、大德无私始终是罗国杰恪守的道德玉律和人生金科。
想起罗老全额捐献百万奖教金,却清贫依旧、甘之如饴,吴潜涛长久不能释怀。即使在晚年,罗国杰也始终没忘记秉持信仰,将自己的人生事业谱写至生命的终点。
“耳提面命诲人不倦,高山仰止化育学生,安守清贫乐观豁达。”清华园内,这种以心换心、正人心魄的精神品质在罗国杰的学生中延续,成了对这位严谨求实、德高身正的学者最真切、最朴实的纪念。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原标题: “正人心,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