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能生产模式 软件信息产业支撑中国制造由大变强

09.06.2015  17:49

  近日《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描绘了未来建设制造强国的美好蓝图,也指出了中国制造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软件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中增长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部门,已经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近期的软博会上表示,作为全球IT产业大国和重要的IT市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支撑互联网+行动计划、智能制造的发展,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智能生产模式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要把智能制造作为我们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这个发展重要的突破口和抓手,智能制造软件应该说是里面的核心。陈伟表示,中国制造以往的电力驱动正在变成软件驱动,软件技术正在构建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凸显。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制造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刻不容缓。 

  下一步如何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陈伟认为,从全球经济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态势看,以软件为抓手实行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软件的技术架构在发生体系的变革。因为我们面临的应用、系统,在感知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加入下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数据模型和算法为各行业各领域服务的软件,变得至关重要。软件正在重新定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业务模式。工业互联网、工业4.0、先进制造等实际上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 

  目前,制造业正在从电力驱动变成软件驱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目的是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使其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先进制造,都是利用互联网,通过软件再造业务流程,实现组织的变革,实现零件和机器的互相交流。这正是我们说的向互联网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美国麻省理工的布莱恩提出了第二次信息革命的理念,电力驱动机器正在变成软件驱动机器。 

  陈伟指出,软件技术正在构建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资产配置方式和产业形态,形成新的增长方式。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的价值链体系。我们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制造2025》,来理解其所提出的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为主线,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支撑两化深度融合 

  软件是互联网+的基础,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软件核心技术、发展、提高软件行业的服务水平,将会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很好的动力。 

  陈伟表示,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发挥软件的核心驱动作用,大力推进软件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实现软件企业由大变强。

  陈伟指出,未来将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包括工业创新系统,工业嵌入式软件等,还要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新兴服务业态,建设一批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建设一批工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技术培育发展制造业新业务。

  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方面,陈伟表示将深入研究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围绕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实际需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研制相关的标准规范,也要同时推出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数据服务等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质量的有关标准,实现产品设计理念服务的全链条的网络服务化。

  陈伟透露,未来工信部将开展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互联网+最重要的是为各种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友好的应用气氛,帮助我们便捷地实现各种应用。在+号的右端是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业各领域,根据业务需求,把以软件为核心的各种信息技术融合进去,实现业务流程的融合再造,完成一个共创价值的变革。

  工信部将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工程,让软件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软件支撑的第三方应用,让二三线城市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按照互联网+的模式,不断改造传统企业,提升自主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陈伟表示,我们要把核心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协同起来,共同实现肩负的历史重任,打造互联网+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共同为软件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互联网+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报道①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信息发布会召开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郁瑶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的“2015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处长张红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渡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洪京一、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龚怀进、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爱平等到会。各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软件企业及媒体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信息发布会。

  发布会以“加快软件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为主题,以“大力推广典型示范,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领会和践行中央关于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最新会议和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最新政策与举措,展示产业发展典范,促进产业界互动、交流、合作与共享,汇集“政、产、研”圈内精英共享“思想与产业对接的盛宴”,推广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引领性特征的企业及其产品,致力于打造产业界高规格、国际化、权威性的发布平台。

  经过申报、审查、筛选等流程,共遴选出12项进行发布。其中,政府政策发布3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研究成果发布4项,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互联网金融诚信联盟等机构分别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企业产品发布5项,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布了最新产品和服务。

  陈伟在会上指出,信息发布会作为软博会的重要环节,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已成为软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发布会重点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热点和重大创新融合领域,聚焦产业政策、研究报告、企业产品,充分体现“政、产、研”之间的联动性。发布会信息量大、发布层次高、权威性大,具有极强的行业影响力。希望各个发布单位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共同推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报道② 

  IT重构产业生态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郁瑶 

  在软件博览会信息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一所发表了《中国IT发展报告(2014~2015)》。电子一所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主任李德升表示,未来IT业将从五个方面重构产业生态。 

  李德升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IT产业规模不断增长。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和服务所占的比重累计提升,软件和服务所站的比重提升了12.9个百分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加快。骨干企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尤其是智能手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10位厂商有6家来自中国。 

  IT产业投融资表现活跃,2014年我国IT产业并购案例达到656起,同比增长104%,金额3121亿元。2014年我国IT产业投资案例682起来,同比增长65.5%,涉及金额约450亿元。 

  目前中国IT业的基础支撑能力有所提升,转型发展加快。主要表现在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3015.4亿元,同比增长20.2%。大陆企业进入全球50大无晶圆厂商IC设计企业。移动互联保持高速增长,移动智能终端泛在化趋势明显。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5.57亿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4亿台,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互联网企业。物联网步入规模发展期,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云计算发展步入新常态,应用加快、竞争加剧。大数据走向应用,开放数据拓展产业蓝海。目前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68亿元,同比增长28.4%。开放数据和大数据的结果,也为大数据带来一个新的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呈现新的特点。目前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应该有200多个城市都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这也给IT新技术进来很大的需求。另外网络化、移动化的服务手段已经成为城市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新名片。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移动和跨境电商成热点。去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恶规模12.3万亿元。车联网生态体系显雏形,市场发展面临不少问题。车联网这两年发展比较快,但是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存在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安全等问题。 

  李德升表示,未来IT业将从五个方面重构产业生态。 

  硬件的价值软件化。目前IT业发展进入软件定义时代,硬件系统功能的实现将越来越依靠软件。软件为硬件增值,软件化将是硬件价值变现的更优选择。产业链构建生态圈,传统的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链布局加快向核心、外延生态系统布局发展。 

  互联网应用产业化。互联网由消费走向制造领域,产业互联网时代将到来,从生产制造到企业融资,互联网将逐渐渗透融合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产业互联网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加速服务化。这个在业界已然达成共识,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将由以生产为中心走向以服务为中心。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将加速制造业服务化,产业互联网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发展新型化。互联网影响不断深入,传统服务业变革将加速。互联网服务业将加快向移动化和社交化方向发展。大数据应用将推动服务创新,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跨界和融合常态化,产业边界日渐模糊,跨界和融合成发展的新常态。尤其在互联网推动下,产业内的垂直整合和产业间的水平整合不断加速。另外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不断深化,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相关报道③ 

  信息技术加速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郁瑶 

  随着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软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及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正加速互联网与金融融合,促进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了金融领域组织模式、消费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手段。”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论坛做出上述表示。 

  李颖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积极支持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和金融业创新。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首次推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论坛,并以“信息技术加速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为主题,对于促进“互联网+”在金融领域融合创新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展览馆6号馆顺利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会员、人行科技司原司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静等到会。 

  陈静在致辞中表示,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应用进入金融高速发展、跨界融合的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社会,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这必将对我国金融服务产生深远的、革命性的影响。同时,陈静指出,信用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基础,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应高度重视和加快建设信用、诚信社会。 

  与会专家围绕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做了系列主旨演讲。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张艳从传统银行转型角度做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旨演讲。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凯做了名为“信息技术助推互联网证券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做了“大数据重构互联网金融”的主旨演讲,重点阐述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京北投资(天使茶馆)合伙人桂曙光分享了“股权众筹的机遇与风险”。积木盒子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良贵重点就“金融大数据应用实践与信息安全”做了深入剖析。海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凯带来了“利用大数据做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评估与风险监控”的精彩演讲。 

  此外,中科柏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总经理王德敬、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北京数云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林、普惠金钥匙首席运营官刘彤、人文贷总裁梁兴涛等企业的高管在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以“大数据引领新一轮互联网金融技术变革”为主题,先后围绕互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业研讨和深度分析,并聚焦互联网金融中的新热点、新问题开展对话和讨论。

  ●相关报道4 

  “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大有可为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郁瑶 

  “移动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和促进信息消费的核心产业,已成为我国转变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新热点。今年的互联网+计划、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都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其巨大的信息交换能力和快速渗透能力,通过定向整合生产要素,来扩展新的创造空间,从而改造甚至兼并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工信部已经在学习政府报告里面有关互联网+的思路,也在推进相应的行动计划。工信部主要聚焦在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中小企业这两个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在日前举行的“2015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做出上述表示。 

  陈英表示,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大有可为的时期。截至今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8.85亿户,4G用户超过了1.7亿,我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加入国际化的进程,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影响力日益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软件芯片、存储、传感器和显示技术等产业的发展。2014年我国智能收集16.3亿部,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8成以上,我国移动应用软件发展进入新阶段,移动应用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移动电商、移动通信、移动出行、移动金融、移动健康和医疗的应用快速发展,杀手级的应用不断涌现。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当前在充分认识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巨大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正面临着核心技术、产业环境、信息安全、国际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国际上以移动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已经形成,Google的安卓系统,苹果的IOS系统都分别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他们目前也在积极布局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新领域的技术,以巩固和扩大优势。国内企业也充分认识到产业生态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 

  “2015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伴随着第十九届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一百余名企业代表、十余名工信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及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关报道⑤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郁瑶

  为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加强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软件所、CSIP、华为、阿里云、小米科技、联想集团、中国联通、金山软件等13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发起了“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创新联盟”,于近日召开了首届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并在日前宣布正式成立。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洪京一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业界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系统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加快发展自

  主可控移动操作系统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目前存在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迫切需要联合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全智达、阿里巴巴、清华大学、小米、云知声、百度、联想、中国联通等国内企事业单位高管,围绕论坛主题,探讨了安全可靠移动智能操作系统、安全终端平台、操作系统内核、智能交互、移动生态、移动物联、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创新等问题。

  ●继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后,近期后续工作动作频频,先是“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将于近期组建消息传出,随后工信部6月3日公示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94家公司的相关项目入选,这标志着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式启动。从种种迹象来看,智能制造正成为国家战略高地,并将成为贯穿下半年的热点之一。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