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小飞机,农民也能轻松“飞”
国际农机展览会尽显科技新“潮”
组图为观众在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参观。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郎从柳 摄
新华报业网讯 变形金刚红蓝二将把门,风火轮、小型无人机纷纷亮相,你能想到这些很“潮”的机器都是用于农业植保的机具吗?9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超过6万平方米的展厅中,来自美、加、德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企业带来了农机领域的大批先进机具。海外知名企业以大阵容、大规模参展,如美国约翰迪尔、爱科,日本久保田、洋马,韩国大同等。中国农机院、福田雷沃、东洋等国内知名农机企业也悉数到场。这些农机涵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高、新、特、精”,除了让人大开眼界,也折射了农业发展潮流趋势。
传统经典农机开始升级换代。在中国一拖集团的展位前,一辆巨型拖拉机模样“拉风”又有内涵,绝对“高富帅”。这款名为“东方红LF2204”的红色大家伙是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换挡拖拉机,光后轮直径就长达2米多。记者在集团工作人员徐武海的指导下坐进了操作室。狭小但并不逼仄的空间内,各种操作装置一目了然,轻松换挡,离合器手摁操作,电控拖拉机提升器的上升下降,不用像过去那样用手柄费力地推拉,记者短短几分钟就学会了基本操作。
“跟传统拖拉机不同,过去需要手动,现在全部自动。”一拖集团第三装配厂产品部的张东辉告诉记者,该款产品高达220马力,能提高工作效率20%-25%左右,市场价大约70多万,在东北和新疆销量好,第一季度在新疆销售了100多台。
秸秆处理是农业一大难题,创新农机瞄准这一领域。福田雷沃的秸秆打捆机,可以对站立或倒伏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打捆作业,粉碎装置与捡拾器整体互换后,还可以对小麦、水稻、苜蓿等农作物进行捡拾打捆作业,一机多用。常州东风带来的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属引进创新的经典产品,集合了国内外同类机器的先进之处,做到了两高一低——清洁度高、整草秸秆利用率高,谷物损耗标准只有1%。“我们的全喂入式收割机,因为具备马力大、底盘高、通过性强等特点,去年订单成倍增长,这令我们对做强民族品牌的信心大增。”集团销售负责人沈国介绍。
随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的加速,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崛起,规模农业日渐兴起,农业航空需求趋旺,农用无人机发展迅猛,总参六零所、南机所、羽人等多家企业联袂展示各款多旋翼、单旋翼新型无人植保小飞机。
作为国内首家农药喷洒无人机制造企业,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农用植保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以普通汽油为燃料,每次载药量15公斤,喷洒12-15分钟,可喷洒20-30亩地。公司销售经理汤忠正说,除国内市场外,其植保无人机已出口至美国、俄罗斯、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今年我们在全国布局70家7S店,打造航空植保产业航母载体,构建全国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帮助广大农民成为‘农民飞行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饲料投喂物联网决策系统现在比较受欢迎。工作人员蒋萍介绍,通过对溶解氧、养殖面积、水草覆盖率等数值变化的分析,再综合专家理论和养殖户经验,这个系统可以帮养殖户度身定制饲料投喂决策模型。
江苏省农机局数据显示,2014年,江苏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65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水平达到80%,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2%。但中国农机的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甚大。
爱科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中国董事总经理杨青说:“谈论农机的前提是农业。改进农业的运营模式,才有可能使中国的农机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西方的农机客户群主要是农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促进了农机的升级换代。而国内,购买农机设备有两种现象:普通农民是一味求低价,越便宜越好;而另一类是“花政府的钱只求高大上”。杨青说,眼下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一言以蔽之便是“大规模、高效率、可持续性”,通过土地整合、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效率,这个发展过程必然会普及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他提醒农机具购买使用者,一定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衡量,“买的东西不怕贵,但一定要用的上,使用率才能提高,回报率才能提高。”
本报记者 吴琼 付奇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