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火车”二十年 老司机见证闽北林区变迁
中新网南平11月23日电题:森林“小火车”二十年老司机见证闽北林区变迁
作者余婷张丽君
“小火车刚开通的时候,大伙挤破脑袋想看看火车长什么模样。”现在,建西森林铁路“小火车”老司机胡亚昌回忆起火车开通时的“盛况”,仍然情难自抑。
半个世纪前,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建西镇的深山老林里,开出一列森林小火车。“这地方那时候叫‘大埠岭’,有砍不完的高阳杉,木材源源不断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胡亚昌老人今年78岁,记忆力还是很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顺昌是中国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1958年6月,国家把目光投向这片土地,开始建设建西林区森林铁路。1964年1月全线通车,总长142.66公里,是当时中国南方最长的森林铁路。
1959年,胡亚昌从江苏老家远赴福建,支援森林铁路建设。火车开通后,他成了火车司机,这一开就是20年。
“当年一起过来的20多个工人,来自五湖四海。”火车建设中及开通后,工友们陆续离开,胡老执意留下,如今成了这段铁路仅剩的“活化石”。
伴随着人丁逐渐减少,建西森林铁路也一步步走向衰落。上世纪70年代,建西至高阳的林区公路全线通车;80年代末,该铁路最大宗的货物——木材和矿石运量逐步萎缩;1992年4月,建西林区森林铁路停止运营,次年,铁轨全线拆除,小火车“消失”在森林深处。
忆起“火车时代”的岁月,胡老口中念念有词,“国家经济恢复时期,光是在林木供应上,小火车就做出了不起的贡献。”
最鼎盛的时期,建西森铁木材年运输量高达15.7万立方米,是全国各林区客货运列车中的“标兵”。而最让胡老记忆深刻的,莫过于仅仅一角五分钱的车票钱。
“我们建西森铁处的工人,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60多块钱。”这在当时算上等“好福利”,一角五分钱的票钱,确实能让小火车成为“抢手货”。
建西森林铁路拆除后,胡老和老伴仍住在这里。他能说出小火车年代大事记,也能信手指出铁轨旁最老的建筑。“舍不得离开啊!铺轨有我,拆轨也有我。”
胡老指着一处200多米的窄轨告诉记者,这是火车全线拆除后仅剩的钢轨,“一米钢轨重18公斤。”这个重量曾经过他的双手度量。
记者看到,布满青苔的青砖小楼废弃许久,默默伫立一旁。胡老说,这就是原来的森铁火车站。(完)
原标题:森林“小火车”二十年老司机见证闽北林区变迁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