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春风一曲,塞外和鸣!人才“软实力”援边“硬效果”

24.03.2018  09:13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和连绵起伏的雪山草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大西北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内地与西北边疆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近年来,为推动检察援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作为,江苏省徐州检察机关每年都要选派人员到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挂职交流,参与当地检察工作,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民行部门检察官的身影。他们把重点放在对方急需上,放到提升能力上,放到长远发展上,发挥专长,真做实干,搭建桥梁,促进合作,用人才的“软实力”赢得了援边的“硬效果”。

 

  “老骥伏枥,援疆千里”。王传华是援疆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用他自己的话说,“咱不比年龄,比干劲”。出发前一周,他把自己15年民行检察工作资料全部拷贝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用于智力援疆。到了新疆兵团四师检察分院,马上投入工作,调查取证、授课培训、案例研讨,每一项工作都走在前,干在先。因成绩突出,王传华被兵团四师荣记个人三等功。他协助四师分院、伊宁垦区院、霍城垦区院办理民行监督案件4件。他与四师办案人共同办理的张某与毛某合伙纠纷提抗案获兵检院、法院支持。近日,张某为表达对检察机关的感激之情,向四师分院赠送了“勤政为民、依法监督、模范检察官”锦旗。在他的指导下,马某与徐某劳动合同纠纷调解案,也于近日全部履行完毕。

  他不忘初心,情系兵检。“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应邀参加江苏省检察机关、新疆兵团四师检察分院挂职干部座谈会,叙友情话检察。现在,王传华还经常通过微信与兵团干警进行业务交流,继续为兵团检察事业发光发热。

  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民行处陈士莉处长的支持下,王传华创建了全市民行检察“学习园地”、专项培训“小课堂”,通过传、帮、带,在民行条线营造比、拼、赶、超、学的浓厚氛围,学习成员由最初的5名发展到目前的30多名,为民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他克服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环境恶劣等困难,积极投身民行检察工作,参加全州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的准备、实施、向下指导和宣传工作,协助对2016年全州民事行政案件进行质量评查,办理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件、公益诉讼案件3件。  

  特别是公益诉讼中,翻山越岭到现场调查取证,多次到行政机关调取卷宗材料,认真制作法律文书。其中办理的某县国土局不依法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获青海省三个第一:第一例立案,第一例发出检察建议,第一例行政机关在接到检察建议后主动纠正违法或履职到位而结案。  

  此外,他还开展公益诉讼调研,撰写了1万余字的调研论文;对全州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干警进行公益诉讼的授课培训,宣传了徐州民行工作,受到挂职单位领导同事的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12月被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授予三等功表彰。  

  一个在北疆边陲,一个在雪域高原;一个挂职一年,一个挂职半年;一个是民行资深检察官,一个是民行战线的新兵……相同的是,他们两人都是军转干部,多年的军旅和检察生涯,培养和造就了良好的政治素养、身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单位,他们是一支标杆;走出去,他们更是一面旗帜。

代表热议最高检工作报告:维护公正提升效率
  过去的五年,“改革”二字是检察机关工作的关键词检察院
刘华代表:锐意改革积极作为高质量推进检察工作
  “五年来全国司法机关服务大局的意识、保障民生的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