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私人定制”心理辅导 帮扶了百余名未成年人
罗文磊正在给放暑假的孩子讲解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人物>
罗文磊:男,28岁,中共党员,法学、金融学双学士。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五级检察官,现任大渡口区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办公室副主任,2008年被市教委、团市委评为“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标兵),2013年被评选为“大渡口区劳动模范”。
“是小磊叔叔吗?我是小文啊!”昨日上午,正在工作的大渡口区莎姐检察官罗文磊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青涩而又阳光的声音让罗文磊倍感亲切。
原来,小文(化名)是罗文磊的帮扶对象。小文是一名罪犯的未成年儿子,当时因母亲犯罪而性格变得孤僻、自卑,在罗文磊开展一系列心理干预之后,小文终于成功战胜自己,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他学打“魔兽”找共同话题
“由于我犯罪了,他不认我这个妈妈。你能帮帮我吗?”去年,罗文磊承办了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杨某向罗文磊提起,自己离婚后独自抚养14岁的儿子小文。在得知母亲涉嫌犯罪后,读初二的小文在同学面前十分自卑,觉得抬不起头,不想去上学,他将母亲视作自己人生中的“污点”。
了解情况后,罗文磊多次尝试和小文谈心交流,一开始小文置之不理,用“翻白眼”的方式来回应,罗文磊追问得多了,小文干脆拿出耳机,塞进耳朵里。
发现这样的沟通方式无法进行,罗文磊开始转变思路,针对小文的爱好进行沟通。“你平时有什么爱好?打不打游戏?”听到“游戏”两个字,小文一下子来了精神,看了罗文磊一眼,“我打魔兽。”
得知这一情况,罗文磊特地向大学同学请教,并分析这款游戏的背景和角色,作为和小文聊天的共同话题。
“‘伊利丹’和‘玛法里奥’是一对兄弟,只因心境的不同,两人有着天差地别的结局,一个成了大英雄,一个成了遭人唾弃的逃亡者。”在聊天过程中,罗文磊逐步用游戏角色开导小文。渐渐地,小文明白“英雄不问出身”、“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不同的经历”等道理。
同时,罗文磊也帮助小文与母亲沟通,将游戏中的道理导入现实。最终,小文对母亲的事情有了正确认识,母子间的心理隔阂解除了。“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老师和同学还有小磊叔叔对我都挺好的。”小文给妈妈的信中这样写道。小文重归正常的生活,也和小磊叔叔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2008年,罗文磊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和他同办公室的女检察官叫王莎,而王莎恰好就是全市检察机关“莎姐”检察官的原型。正是在王莎的带领下,罗文磊与“莎姐”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这位快乐的男“莎姐”俨然成为了大渡口区检察院“莎姐”的形象代言人。
“我对自己挽救的每个孩子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每个孩子的心理干预过程都是一套‘私人定制’。”亲情会见、心理辅导……都是罗文磊经常采用的方式。
在成功帮扶未成年人后,帮扶对象总会隔三差五地跟罗文磊通电话,也正是这些问候电话,让罗文磊在“莎姐”工作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有滋有味。“莎姐工作做多了,心也会变得柔软。用法律唤醒理性,用爱心温暖心灵,我很享受这个工作,‘莎姐’的角色让我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也不断地变得成熟起来。”
从事检察工作7年来,罗文磊共办理公诉案件483件、631人,并挽救、帮教、帮扶了100多名青少年,而这些他帮教、帮扶的孩子中,目前无一人再次犯罪。
评价>
大渡口区新一社区书记王迪: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让小朋友真心喜欢他。他编排的普法课程总是能够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也十分关爱,会自己掏钱去看孩子。社区里不少孩子都跟他很熟,都喜欢喊他“莎哥”。
重庆市旅游学校德育处李主任: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他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和他们沟通。每次讲过法制课后,他都虚心向我们求教哪里有不足,并总结建议,之后形成更好的课程方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记者 景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