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封闭倒计时引发怀旧游 86岁老人徒步半小时看桥
86岁的老人在儿孙们的陪伴下步行半小时,就为看一眼大桥;64岁的老人带孙子上桥,只为重温儿时记忆。大桥封闭大修引发了一场怀旧游,在距离10月28日的最后几天里,许多南京人和外地人纷至沓来,或大桥合影留念,或圆心愿。
外地人86岁老人走上桥了却心愿
从大桥南路上桥口到南桥头堡,一般人步行大约需要十几分钟。昨天,记者看到,在慢车道上,密布着三三两两的步行者,他们都在往桥头堡走。在这其中,三个年轻人扶着一位老人显得很特别。因为走得很慢,一些骑车人怕碰到他们,便主动下车推行。
在走了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后,老人终于到达了南桥头堡。他站到桥栏边看着远处的长江,然后又背着手来回走,看着桥上的建筑物,沉默不语。搀扶他的小赵告诉记者,这是他爷爷,86岁了,从四川来南京看他们的。听说长江大桥要封闭大修,想在有生之年看一看大桥的样子。“爷爷说,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跨江大桥,他虽然没来过南京,但是提到大桥就很亲切。”小赵说,作为孙辈们带爷爷上大桥了却心愿也是尽孝。
由于老人耳朵很背,面对记者的提问只简单地回答了几个字,上大桥“不累”,大桥“很好”。
以往大桥上常年都有外地游客参观,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许多外地人都是听说大桥要大修后,专程赶过来的。
大连的张小姐一家三口自驾到南京游玩,特地让孩子看看他们小时候课本里的大桥。沈阳的刘老先生说,他1966年到南京时,火车是停在轮渡上过的江,今昔对比,感慨万千。“这个桥是功臣,大修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啊!”
本地人 爷爷给孙子讲儿时的大桥
62岁的赵先生昨日带孙子从高淳赶过来,他告诉自己,当年小的时候随父母进城看一次大桥特别不容易。这次虽然比过去时间缩短了一半多,但是如果将来宁高城际二期开通,来看大桥会更快。赵先生说,他第一次看桥时不到10岁,如今桥没变,孙子都快要10岁了,时间真快。赵先生牵着孙子的手,一边看江景,一边和他说当年的故事。
50岁出头的田先生是1路车司机,他从小住在江边,工作也是天天从大桥底下发车。“大桥太老了,太累了,该歇歇了。”田先生说,他们与大桥朝夕相伴,也希望孙女能记得大桥这个功臣。田先生夫妻俩在观景平台为小孙女拍照,并教会她说“南京长江大桥”这个词汇。
昨天中午,记者在南桥头堡看到,一拨又一拨人挤满了这一片区域。电梯前,排满了人等待上桥或者下桥去南堡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人多得不得了,忙不过来,都是赶在封桥前来纪念游的。
62岁的林先生是桥工子弟,他昨天也和妻子来到北桥头堡留念。“我们父母一代为修建大桥付出了许多,他们虽然无名却都是英雄。记得小时候,我还为在大桥上施工的爸爸妈妈送过饭。”林先生说,虽然老桥工许多都不健在了,但是看到大桥就会想到他们。“我们只是与大桥做一个小别,2年多后相信她会更加漂亮、雄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继续与南京人朝夕相处。”林先生微笑着说道。
提醒贴士
不要在桥上停车:昨日记者发现,许多本地车和外地车为了与大桥合影留念,纷纷将车停在南北桥头堡路边。而按照规定,大桥上是不允许停车的,尤其是外地车更是禁止上桥。随意停车,不仅给交通带来麻烦,也容易威胁到拍照人的安全。同时建议拍照市民不要越过栏杆到快车道上。
拍照时留心身后电动车:由于大桥慢车道是行人与非机动车混行,因此它不是单纯的观光桥。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由于参观游览的人太多,非机动车排成长队缓慢通行。更有一些游客沉浸于拍摄中,而被电动车上的东西给刮到,引发了小纠纷。提醒大家,游览一定要注意安全。
□金陵晚报记者 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