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八旬翁建江苏首个家庭数字档案馆
“你看,1956年我的工资是41元,1963年张到了47元,1977年涨到了53元,而2014年,我的退休工资是6060元……”今天是“国际档案日”,江苏省档案馆昨天把主题纪念活动摆到了南京溧水沈璋大的家庭档案馆中,83岁的退休干部沈璋大先生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家庭档案:120平方米的家中,到处都是排列整齐的家庭资料,工作笔记、证件、健康、财产、照片、影像、书刊、书画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形成了《岁月映辉》等34个影集,编著了《征程岁月》等500多万字,时间跨度从1949年到2014年12月。
全面记录家庭成员的人生轨迹
在这座家庭档案馆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装帧设计素朴大方的数十册《家庭档案》,统一编号、统一规格,牛皮硬纸封面,白纸标签,包括“家用电器说明书”“历年证件证书”“历年各类聘书”乃至“旅游”、“讲话”、“开会”等等内容,这些档案袋事无巨细,数十个大类按时间归档,一目了然。沈老的家庭档案整理可谓科学有序,他把这些档案全部进行了整理、录入、编号,无论何时何地的何种资料,只要按图索骥,马上就可以顺利地“调阅”,与正规的公共档案馆没有什么两样。
家庭档案馆中,另一个亮点就是34个《岁月映辉》影集,个人、老伴、家庭、子女、亲友、同事等各类照片都一一收集,共有5947张。沈璋大1932年9月11日出生在武进县新北区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只读到小学毕业,19岁参军,后来曾担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职务,“现在我全家共有26人,我和老伴2人,儿女辈9人,孙辈11人,曾孙辈4人,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沈璋大自豪地说,而家庭的所有一切,都浓缩在这个家庭档案馆中。
沈璋大介绍说,家庭档案包括记录类、证件类、财产类、健康类、礼尚往来类、照片音像类等等,是家庭成员生活工作的记录,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
一个个细节体现着生活的肌理
在这个家庭档案馆中,让人最为感动的无疑是一张张发票、一本本笔记,虽然是一个家庭的微观细节,但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
这是一张1966年1月29日的发票,购买的是一把“尖嘴钳”,价格是2.32元,这张发黄的发票,沈璋大尤其珍惜,“因为当年为了家里修修补补,咬咬牙才花‘高价’买了回来,是一件像样的‘家具’。”沈老又搬出几个大纸箱,里面全是各个年代的发票,“家庭成员每一次消费,我都让他们把发票交给我‘归档’,因而大家都养成了好习惯,每次消费都留下发票,而且,还经常查阅以前的消费,进行比较、分析。”沈老取出几张发票举例说,“80年代请客吃饭,几块十几块钱就够了,而现在,没有数百上千元根本打不住!”
沈璋大从部队中学会了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总觉得学习、工作、生活应该有记录,要有条有理,而不能杂乱无章。”在他的档案架上,就陈列着98本这样的日记本。打开泛黄的纸页,他每天的生活、工作经历历历在目,大到县里的具体工作,小到家里的一次聊天,一时间都像放电影一样呈现眼前。
见证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
1993年春,沈璋大退休,时间宽裕了,除了从事关工委等社会活动外,他就着手整理自己积累的各类家庭档案资料。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他1998年就到南京花了1888元,购买了一台“裕兴WPS多媒体”,回来学习打字,1999年3月购买了一台486二手电脑和打印机,学习DOS操作系统,后来又购买了一台扫描仪,这几年来,他更是学会了微博、QQ、微信、APP,把数十年来的家庭档案进行“数字化”,内容量达到了500万字,还把很多照片、证件、发票等进行扫描,实现电子化保存。
这些家庭档案还实现了网络化,可以网上查阅、交流。沈老在电脑上熟练地打开“沈璋大家庭档案馆”页面:一个小女孩拉着小提琴,旁边一台留声机、一张全家福,整个页面丰满、温馨、隽永。进入这个数字档案馆,里面是数不清的各类文档,都可以按照根目录、子目录等顺序进行方便地查询。
一份“历年住房变动记录”格外引人注目:1950年5月,一前一后两间土砌的平房;1969年9月,改建了三间瓦房;1977年,新建三间平排的平房和一间拖房,花费2425.99元;1999年,安置新建的120平米住房,参加房改……总共41条住房变动记录,仿佛时代发展的节律,沈璋大深有感触地说,“家庭档案是社会和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可以积累宝贵的、生动的资料,见证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
本报记者 贾梦雨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