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校讯通”之争:网络再发达,仍盼交流面对面
开学还有一周,孩子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上学的白妈妈就收到学校的短信提示: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你已做好六年级冲刺的准备了吧?请检查整理假期作业,同时制定新学年的目标和计划,加油!——校讯通周到、及时地提醒,让白妈妈倍感温馨。
然而在泰州市海陵区,校讯通被全面叫停。该区教育局局长凌华余日前在12345政风热线上措辞严厉地说,如果再有家长反映学校强制使用校讯通,将问责学校责任人。
同样是校讯通,为何两地家长感受如此不同?家长和老师交流,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校讯通”好不好关键在服务
23日,泰州明珠小区的丁杰接到儿子学校统一发的通知:从秋学期起,海陵区全面叫停“校讯通”。此前10日,凌华余在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中保证,不得以学校名义安装校讯通。
海陵区家长把校讯通“捅”到政风热线,一是因为他们“被自愿”,二是觉得“不值”。孩子在泰州一城区小学上学的赵先生说,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用校讯通,每个月在自己的手机话费里自动扣10元钱,已经用了5年,10元钱虽然不多,但每天收不到几条信息,感觉到这笔钱花得不值,有时还发些小广告,挺烦人的。虽然市教育局称学生家长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否开通此项业务,的确没有“强制”,可如果人家孩子收到学校短信提示,比如作业布置、成绩公布什么的,自家孩子收不到,老师有意见,怎么办?所以还是安装了。
但南京白女士认为,学校校讯通服务事无巨细,贴心周到,家庭作业、活动组织啦,甚至明天穿什么校服,带什么学习用具,都用短信说得一清二楚,有时还发些孩子成长的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相处等,简直就是个“家庭教育百事通”。谈月是扬州梅岭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才用了两年,就依赖上了校讯通,“一、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把老师的话记住,现在有了校讯通,不用烦了。”
不愿放弃原来有些“小九九”
校讯通受不受欢迎,与“服务质量”有很大关系。可短信平台毕竟是收费的,在南京是8元-10元/人,南京有50多万中小学生使用校讯通,每人每年交120元,服务费达6000万。如今免费的社交网络如微信、QQ等那么多,为何校方不使用呢?
对此扬州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解释说,用微信、QQ取代“校讯通”,虽然免费,但做不到“点对点”,像有些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不好,或是近一段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通过短信平台“个别提示”。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使用微信、QQ,像农村留守孩子的爷爷奶奶,阅读手机短信还行,多数没有开通微信、QQ。在南京,不少学校家长建起了QQ群、微信群、APP等方式,但老师除了布置作业,很少和家长们“群聊”,因为群聊没有私密性,担心个别事件引起“班级舆情”。
但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认为,部分学校之所以不愿放弃校讯通,还是有“小九九”的。比如给家长发课辅教材购买信息,发些生活信息的同时,“暗示”哪些地方、哪家厂商可以购买。“虽然教育部门严令校讯通不得发小广告,可在发送服务信息的时候,总还可以夹些‘私货’。另外,平台多发布信息,还可获得积分奖励,这就使得有些校讯通信息发布多了,多的一天七八条,干扰了家长的工作、生活。”
网络平台代替不了面对面沟通
无论是校讯通、QQ群、微信群还是APP,本质上都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教育”,为家校互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沟通工具。冯长宏认为,即使学校不强推校讯通,但家长出于“从众心理”,犯不着为了10元钱“落个例外”。所以要真正让家长不“被自愿”,还是要加强校讯通运营监管,“纯净”平台信息服务。校方没有利益驱使,也就不会强推校讯通,家长愿意的用,不愿意的应该可以自主选择其它方式。
记者调查中不少家长质疑,告知孩子在校情况、布置作业等,本身就是学校和老师应尽的义务,是通过口头传达还是选择即时通讯工具,是校方的事,不应该向学生收费。为此泰州市教育局表态,校讯通只是作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辅助手段,学校应该采用其它方法向家长通报各种信息,保证家校联系畅通。南京则有望在2016年上线免费的家校沟通平台。
“但不管是收费的校讯通,还是免费的沟通平台,都代替不了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记者采访中许多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认为,如今网络发达,各类即时通讯工具很多,便利了家庭学校的及时沟通,但许多老师通过校讯通布置完作业和提示事项后,当起了甩手掌柜。此外一些家校互动的好传统也因为网络丢掉了,比如开学后的老师家访、学期中的随访、邀请家长到学校的邀访等,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近距离观察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氛围,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喜好、生活态度等。“家庭和学校就像是一双筷子,共同作用、紧密配合,才能‘夹’起孩子教育这道‘菜’”。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