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戏剧,话剧市场的“搅局者”

07.11.2014  13:51

  “蒋公”之后,南京一批校园剧又火了

  《<人民公敌>事件》剧照 

  《蒋公的面子》火爆之后,曾有一种言论认为,这只是校园戏剧的偶然现象,它的成功无法复制。但令人惊喜的是,临近岁末,多部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话剧,成为南京演出市场上的生力军——上月,南艺黄瓜园剧社排演的喜剧《乱套了》在校内连演9场,场场爆满;南大艺术硕士剧团《<人民公敌>事件》连演8场,上座率九成;南师大南国剧社《洛丽塔》还未上演,就已卖出几万块钱门票。更让业内人士赞叹的是,学生剧社走市场的手段花样翻新,从线上线下互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到走进先锋书店搞活动、拉粉丝……校园话剧,不再是学校里自娱自乐的小众文化,开始逐渐走出校园,给话剧市场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也给“正规军”的专业院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借力优质剧本,让学生戏有看头

  曾经在人们眼里低成本、小制作、表演水平低的学生话剧,自“蒋公”之后风生水起。

  南艺的《乱套了》原本只演3场,因为太受欢迎,最终演了9场,连学校的保安、周边的居民都买票前来观看;南大的《<人民公敌>事件》,上个月在校内连演8场,票房节节高升;南师的舞台剧《洛丽塔》,下月将在江南剧院上演,迄今已卖出几万块钱门票。没有明星大牌,没有豪华宣传,校园戏剧靠什么吸引观众掏钱买票?

  “校园戏剧的优势,在于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崭新的艺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创作者是高校戏剧专业的师生,专业性强、艺术性高,剧本尤其出色。”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效平认为,《蒋公的面子》当初火起来,根本没有刻意宣传,剧本语言好、想象好、立意深刻,明显高出其他剧一截;这次南大新推出的《<人民公敌>事件》,全部由专业的艺术硕士来担任演员,剧本经历了十年打磨,在表演形式上,采用“戏中戏”形式,由吕效平与德国导演分别执导不同段落,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手法交替,让整部剧充满张力。

  南艺的《乱套了》则是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名剧,编剧雷·库内被称为英国喜剧大师,曾获得英国戏剧最高奖劳伦斯奥立弗最佳喜剧奖。南艺影视学院院长蔡伟诙谐地说,南艺复排《乱套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记者发现,一些校园话剧也开始借力专业团队。《乱套了》中,两位主演均是省话专业演员,舞美也是“联合部队”——由南艺舞美和专业舞美公司共同完成。专业力量的支撑,保证了学生剧社的品质。

  借力市场,把“玩票”做成产业

  从最初的“玩票”,到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学生剧社开始有了“产业化”的雄心。

  “《蒋公的面子》提升了我们的声望,也刺激了我们的野心。”吕效平表示,今年南大艺术硕士剧团推出了《<人民公敌>事件》,除此以外,还引进了爱丁堡前沿剧展《迷失》等近十部剧,完全由学生策划、推广、制作。南大艺术硕士剧团在南京市栖霞区注册两年来,已纳税几十万。

  《<人民公敌>事件》制作人是年仅23岁的南大研究生巨云鹏,他说,现在几位同学正在注册自己的演出公司,未来将打通戏剧制作、演出产业链,包括“经营”各个国家来宁的演出。

  南艺则尝试了另一种市场模式。蔡伟院长介绍说,年初成立的黄瓜园剧社,尝试高校剧社与专业院团的合作模式,为高校艺术社团搭建一个走向商业舞台的途径。

  校园戏剧没有广告经费,怎么宣传?怎么卖票?《乱套了》制作方邀请影视院系的学生以“乱套了”为主题,发挥学生喜欢拍短视频的娱乐方式,拍摄各种预告短片,短片可以是各种生活中乱套了的桥段,但最终都要落实在10月15日首演的这部戏上,同时用“小丑的情书”为主题设计门票,向所有学生发起邀约,这部英国名剧很快在校内引起轰动。

  借力高校,话剧市场打破“封闭系统

  这些年,南京话剧市场基本处于低迷状态,难追北京、上海,甚至连许多二三线城市都比不上。孟京辉曾信心满满地带着他的经典话剧来南京,结果败走麦城,反而在宁波连演6场。

  “南京话剧市场的式微,与南京尚未形成话剧土壤有关。”资深演出策划人邱军认为,高校永远是话剧的根基,高校师生的欣赏品位可以影响白领,因为话剧毕竟还是文艺青年的文化娱乐,像《蒋公的面子》就是从高校萌芽,然后在社会开花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说,高校话剧可以影响社会的话剧人口,带动更多的话剧观众。

  市场正在被激活。省演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晨光认为,之前的南京话剧市场,更像封闭的苹果系统,而校园剧成为了搅局者,它要求整个话剧市场必须将原本封闭运行的各个闭环打破,让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规矩打破,这种碰撞让市场迸发出更强的活力。

  吕效平也认为,学生话剧这样的“搅局者”的出现,会让话剧市场逐渐升温。南京话剧票卖不动是一个伪命题,根本原因是缺乏好剧。现在,光是南大一个硕士剧团,每年就能推出十来部优秀作品,可望发展出3-5万观众。

  在邱军看来,光靠热爱话剧的人还不足以支撑市场,南京的话剧市场需要跨界引导,即把话剧从一个高冷的艺术活动变成一个贴近百姓的时尚活动,变成一种情怀。“《乱套了》收学生20元门票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但这个钱一定要收,因为它体现出对艺术创作人员的尊重,如果艺术学院的学生都无法养成看剧花钱的习惯,那么其他人又怎么会花钱去欣赏艺术呢?”

  (本报记者 顾星欣 徐宁)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