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华丽转身的科教文旅新区

02.12.2015  10:58

     栖霞区地处南京东北片,如果画一幅发展的“速写”,5年前城北是化工厂连绵的管架和烟囱、杂乱的城中村和棚户区,城东的仙林刚刚进驻了10多所高校,“反差”是如此强烈。5年下来,“图纸”上的化工厂、城中村已被“橡皮”擦掉,而仙林科创载体密布,高端配套齐全,已成为“涂色和线条丰满”的科技城。

  在老南京印象中,城北迈燕地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但记者昨天来到燕子矶地区看到,这里数十家化工厂,以及数不清的城中村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是纵横交错的城市干道,和棋盘一样的待开发地块。滨江公园整治后建起200米宽的绿化带,连同修复好的观音门,不仅恢复了明外郭的历史遗存,也成为燕子矶新城的文化绿轴。

  “不仅老南京,就是过去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人,回来都认不出来了”,燕子矶新城常务副总周华山不无自豪,5年来他们投资200多亿元,关停66家化工厂,拆迁了25个城中村。原来的工业用地经过土壤修复后,很快成为房地产商眼里的“香饽饽”,前不久小南化地块拍出城北的新地王,楼面价每平方米1万多元。如今,燕子矶地区已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旧城更新的模范区,规划建设30万人口的滨江新城。

  从燕子矶到迈皋桥,从城北到城东,“天翻地覆”对栖霞来说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概括。城北的迈皋桥从小区出新、地面拆迁到雨污分流,进行“水陆空”、立体化综合整治,引进了一批三甲医院、商业综合体和名校进驻。城东的马群从紫金山下的小镇,变身南京的门户地区和交通节点,建设亚洲最大的综合换乘中心。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栖霞、龙潭等街道后,正整体打造栖霞山文化旅游区,栖霞老镇拆迁改造,投资200亿元的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已完成手续报建。栖霞区将按照5A景区标准,对幕燕和栖霞山建设改造,燕子矶将改造为民国老镇,幕燕滨江规划建设长江游轮母港。

  和旧城改造同样火热的,是大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栖霞落地开建。打开该区2015年下半年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表”,从光电显示、电子商务到文化旅游,总共400多亿元投资32个重点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分管区领导跟踪督办,大多数已经开工或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区发改局副局长杨艳说,今年1-10月,栖霞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7.8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为南京第一。

  杨艳认为,铁腕治污、旧城改造为重点大项目落户创造了外部环境,栖霞区对支柱产业的引导扶持,成为高端产业积聚的内生动力。除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液晶谷等园区外,栖霞区自己还搭建了近10个园区平台,立足科教、人才、文化、港口等资源,科学谋篇生产力布局,如紫东国际研发园、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引进、科技创业红红火火。像仙林集聚了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两院院士39名、国家“千人计划”114名,成为南京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规划建设的科创载体总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入住各类创业创新企业近千家。龙潭跨境电商园利用综保区的优势,引进了邮政速递、DHL等物流巨头,日均发货数千票。

  在科创园区和重点项目的拉动下,栖霞这片曾经的重化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已演变为“三大三新”:今年1-9月,光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2000多亿元的80%;眼下,该区正抢抓物联网、软件和移动互联、3D打印“三新”产业,引进三宝科技、游族网络等互联网领军企业,位于紫东的南京文交所日交易额达10亿元,力争2017年年交易额达万亿。“互联网+”,正成为栖霞发展的新引擎。

  “城市更新、产业更替,二者良性互动,让栖霞从外延到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栖霞区领导感慨地说,“十三五”期间,栖霞区将秉持产城融合、科技兴区方略,把栖霞建成科教产业大区、文化旅游新区。

  本报通讯员周峰王勇陈宁

  本报记者顾巍钟

原标题:

编辑: 周莉娜、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