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栖山镇巧解农业新业态“成长困惑”

13.12.2016  02:33
        不同于单门独院的传统农业,随着资本、劳力、土地等要素结合日益紧密,各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新业态在成长的同时,一些困惑也逐渐显露出来,改革思维下如何应对农业新业态的“成长困惑”?“我镇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不断健全完善镇村流转体系,培育壮大新兴流转主体,加大设施农用地执法监管,严格落实村级耕地保护责任,努力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巧解了农业新业态的‘成长困惑’。”沛县栖山镇党委书记钟声说。
        为进一步推动土地规范、合法、有序流转,栖山镇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收益评估、合同鉴证和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及时收集和处理22个村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矛盾纠纷,目前共存档流转合同15000份,引导农民规范有序流转土地24000亩。
        “土地流向大户,对于经营者而言,便于集中管理,也符合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方向;对于农户而言,既能在家门口打工,还能赚取土地租金、照顾家庭,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该镇农经中心主任汪继国说,“我镇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主体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共建成家庭农场140家,组建专业合作社155家,同时引导扶持徐州润霖、汉溪、六度等5家农业龙头企业扩建基地,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8000余农户增收致富。”
        发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功能,延长产业链,建设配套用房和设施有客观需求,但农业建设用地管控严格,触碰红线,风险很大。栖山镇强化设施农用地的跟踪监管,对不符合规定要求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确保经营者按协议约定使用土地,禁止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数据显示,今年该镇跟踪审查家庭农场设施用地23宗,依法查处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设施用地4宗,有效地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