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具开放性的沿海立体大交通

03.02.2015  17:24

  中国江苏网2月3日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近年来,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盐城交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已突破2万公里,是全省里程最长、一级公路里程最长的省辖市;铁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在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亲自带领下多方协调对接,不辞辛劳,凭着老区人民的热诚和坚韧,项目终于取得进展。去年8月18日,省政府致函国家铁总,要求提高徐宿淮盐铁路盐城段的建设标准,建设高速铁路,今年1月5日,国家铁总正式发函国家发改委,同意徐宿淮盐铁路盐城段按照高速铁路标准统一设计、同步建设,标志着盐城将迈入“高铁时代”;航道建设实现了“通江达海”的目标,大丰港疏港航道、通榆河东台段疏港航道已建成通航,滨海港疏港航道正在建设,目前全市正在推进“通江达海连运河”计划;民航改扩建停机坪工程投入使用,跑道延长工程正在推进。新开通盐城至西安、大连、深圳、天津等城市的航线,机场2014年进出港人数突破50万人次。大市区实现市镇公交一体化全覆盖,开通至大丰市的城际公交,城市公交客运总量突破1亿人次。积极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出行,开通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先期布设站点250个,投放车辆6000辆,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得群众赞誉。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公铁水空港全要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5个“迈上新台阶”要求,对照盐城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目标,我市交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加快发展、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必须加快盐城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认为,过去是“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是“要得强,上民航”、“要得热,上高铁”。要实现新常态下盐城交通弯道超越,实现市委在六届六次全会上提出的“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目标,加快构建更具开放性的沿海立体大交通格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大跨越,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着眼大规划,全面提升盐城作为沿海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地位。要跳出盐城看盐城,放眼全国看盐城,用世界眼光看盐城。不仅把盐城当作中国沿海中部节点城市来打造,更要把盐城放在我国东部沿海中心枢纽城市来看待。通过“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人来盐城,观赏“东方湿地、鹤鹿故乡”,分享清新空气、灿烂阳光,来盐城深呼吸,让盐城由江苏东部沿海的节点城市彻底转变为全国东部沿海交通枢纽城市。

  二要推进大建设,全面启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十三五”规划修编及新一轮铁路规划调整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快启动盐城“三大快速通道体系”建设。对外重点是高铁、空港和海港快速通道。连盐铁路要尽快建成通车,徐宿淮盐客专尽早开工兴建,盐通苏嘉及盐城至南京城际铁路列入省里规划,加快开展市区轨道交通研究和立项工作,早日圆上盐城人民“高铁梦”;南洋机场改扩建工程早日完工,T2航站楼加快启动建设,旅客吞吐量要突破100万人次;海港要迅速形成集聚效应,装箱吞吐量力争翻番。市区内环高架系统,必须加快实施进度,力争一年半时间全部建成到位。尽快确定市区与各县(市、区)主城区之间的城际快速通道的建设方案,利民惠民。

  三要加速大转型,全面推动盐城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盐城要实现绿色发展、绿色转型,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是题中之义,是发展的必然。要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要突出农村路网升级改造,提升通达密度和深度,拓宽农路宽度,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要突出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扩大甩挂运输联盟,建设交通物流港,形成产业链,构建大网络,培育大支柱。

  四要服务大民生,全面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完善大市区联系各县(市、区)县城快速通道的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黑色化改造。突出智慧交通发展,早日建成市区综合客运枢纽、综合交通指挥中心、水上搜救中心、应急救援中心等服务保障设施,让广大群众在出行时实时了解各类出行信息,随意选择“公铁水空”出行方式,实现“公铁”之间乃至“陆空”之间的“零换乘”。进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让每一位市民充分体会“最后一公里”的便捷,让每一位客人充分享受盐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交通服务,以交通现代化引领盐城迈入绿色发展新时代。

  (作者系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