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徐州,苏轼为何受到百姓喜爱敬重?
交汇点讯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履新讲话中,饱含深情地提到“一堤一楼”。李强说道,我讲这“一堤一楼”,主要是提醒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踏上江苏这片热土开始,我就是江苏人了。我将把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勤勉履职、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努力用实干托起我们共同的梦想,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堤,是浙江杭州西湖的苏堤,这是苏轼在杭州知州任上为疏浚西湖修筑的一条长堤,今天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一楼,是江苏徐州的黄楼,是当年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治理黄河决堤后修筑的,今天已成为徐州五大名楼之一。
杭州苏堤
杭州苏堤天下闻名,杭州人民为纪念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因而把它命名为“苏堤”。而与杭州相隔606公里外的徐州,同样留下了苏轼造福百姓的一段故事。
徐州黄楼
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苏轼由密州调任徐州知州,那时的徐州,正在为黄河的水患困扰不已。
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决口,洪水波及徐州,大水围城,水深二丈八尺。苏轼身先士卒抢筑大堤,夜宿城上巡查险情。临危时刻,苏轼以诗言志“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一旦堤防溃崩,他甘愿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那样,以身填堤,力挽狂澜,确保百姓和属下脱险。
抗洪保城的奋战,历时四十五个昼夜赢得胜利。水灾过后,苏轼请求朝廷蠲免徐州赋税,为预防水患重泛,一面整堤护岸,一面加固城墙,并在东门城上建楼,取名“黄楼”,纪念胜利。黄为土色,按五行之说,寄寓“以土克水”的含意。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轼主持盛典庆祝黄楼落成,并高兴地写下《九月黄楼作》一诗留为纪念: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插。”
从此,黄楼便成为徐州最富有历史意义的一处名胜。苏轼建的黄楼一直保存到金代末年,元明之际迁移到城北隅,最后的黄楼位于黄河南岸城内,现已无存。但苏轼弟弟苏辙撰文、苏轼书写的《黄楼赋》碑则保存了下来,1988年重建黄楼,《黄楼赋》碑再次安置在楼内。
苏轼在徐州仅仅一年又十一月,在他罢任去湖州时,彭城父老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扳援在苏轼的马前,他们捧蓝献花,洗盏呈酒,为这位使君祝福。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斩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
除了江苏徐州和浙江杭州外,苏轼一生辗转多地为官,为何总是能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敬重呢?
其实,苏轼在为官的过程中,虽一生坎坷曲折,屡屡遭贬降职,却仍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好事,做出了无数为后人所称颂的为政业绩。恪尽职守、一心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恐怕是老百姓如此厚爱他的主要原因。譬如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苏轼结束了在颍州的半年太守生涯,又奉命来到江苏扬州上任。其实,苏轼在扬州任上仅半年光景,时间虽短,但他努力革新鼎故,做了几件深得人心的好事——为民请命免除“积欠”、取消“万花会”、解决漕运困境等等。
千年以来,在杭州、徐州、扬州三地为官者成百上千,但为百姓所记仅寥寥数人,而苏轼至今为当地人民所怀念。在清代,扬州人立三贤祠,以纪念历史上对扬州最具影响力的三位人物,苏轼便是其中一位。一条苏堤,一幢黄楼,在百姓的心目中,苏轼的形象并不只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位贴近民心的文化知识分子。在心系人民、办事为民的实践中,他与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交汇点记者 王拓
编辑: 廉昕朦